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浙江范本


    在政府积极引导下,绍兴农业走上了“外拓发展”的道路。他们有的到东北种粮,有的到西北养鱼,有的出国发展。去年底统计,绍兴全市共有194个农业企业及种养大户在市外20多个省市建立基地848万亩,其中,承包经营基地面积546万亩,合作经营基地面积21万亩,订单收购基地面积281万亩,相当于两个绍兴的耕地面积。

    绍兴市副市长冯建荣认为,实施农业“外拓发展”,是比较优势理论在现代农业的实践,按照市场原则,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了新的配置。

    正是由于充分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的基础作用,通过“两区”建设和“外拓发展”并举,对生产要素进行了重组和整合,浙江农业摆脱了千家万户的传统小农生产,逐步走上了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的现代农业之路。

    从“鼓励农民闯市场”到“为农民系上安全带”

    ——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浙江创新

    浙江智慧再次发力,迅速建立起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三位一体”为主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浙江现代农业被推上了脉动的前哨

    市场化是浙江农业发展的原动力。但是,占据市场先导优势的浙江,却无法回避双层经营体制所造成的困境:如何将千家万户组织在一起对抗千变万化大市场,成为浙江必须破解的一个命题。

    无可回避的一个事实是,因为客观条件制约,浙江的农业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浙江的合作社目前所发挥的带动作用尚不理想。截至目前,浙江农业生产的主体仍然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主。家庭联产承包后,原有的只管生产不管销售的服务体系逐渐分化、瓦解,但农户对服务的需求却有增无减。

    花卉、苗木、茶叶、水产、食用菌、蔬菜等等,每一个特色产业的兴起,对每一个农民而言,无疑都是一本天书。更何况,市场千变万化,分散的农户根本无法应对,无法把握。

    纵观全球,美国、加拿大等以大农场发展为主的国家,农业服务由农业主体自身解决;日韩等以小农经营为主的国家,农业服务则由农会包办。浙江根据自身实际,作出判断:在积极培育新型生产主体的同时,必须直面浙江农业集中度较低的现实,采取由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办法,逐步引导小农踏上现代农业之路。

    与一些兄弟省份相比,浙江的农业投入并不算大,但浙江的体制机制创新一直独领风骚。浙江认为,体制机制的创新有时候比资金投入更重要。

    2008年,浙江在全省范围作出部署,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给力现代农业发展。

    三年后,浙江在仙居召开现场会,进行回顾总结。

    仙居是浙江东南部的一个山区县,90%是农民,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但生态环境很好。为此,仙居扬长避短,高度重视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迅速形成了粮食、蔬菜、畜禽、杨梅等特色主导产业。

    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张,生产如何管理,标准如何掌握,品质如何把控,检测如何实施等等一系列问题随之出现。仙居感到,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由政府出面,提供统一的公共服务。

    很快,仙居出台了“县、乡、村、户”四级联动构架、“首席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乡土人才”制度、人员培训规划及县乡财政专项资金配套等政策,把原本各自为阵、结构松散的基层农技队伍按“三位一体”的要求重新整合。如今,仙居的乡镇大多建有综合服务中心,为各有所求的农户提供形形色色的服务。

    “三位一体”公共服务体系的确立,促进了仙居农业的转型升级,品牌农业、特色产业功能区建设、科技贡献率等综合实力得以全面提升,成为浙江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匹黑马。

    仙居的历程,正是浙江开展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当一些省份还在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筹莫展的时候,浙江已构建了由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组成的共18262名成员的新型农技队伍,由责任农技人员联村包户、履行“班主任职责”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模式也因此全面铺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现代农业发展 土地 生态农业 营销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