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切实做好城中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


    卓高峰

    近些年来,城中村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征用后,失地农民数量逐年上升。最近,笔者深入湖南常德市环洞庭湖地区的12个城中村走访调查了解到,受行政机关企业单位划拨用地、项目建设征地等因素影响,城中村失地农民人均土地面积锐减,甚至全部失去土地,成为“都市村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堪忧。

    一是社会保障水平低。据调查,一些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城中村失地农民缺失社会保障,每人每月只能领取80元的基本生活费。目前,村民社会保障除享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等普惠性社保待遇外,只能靠吃低保和自主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即挂靠改制企业参加社会保障),达到或接近退休年龄的城中村失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障诉求非常强烈。

    二是生活普遍困难。调查的12个城中村,有10个城中村由于政府无偿划拨或低价征地,失地农民得到的补偿款较少,生活无保障,他们现在只能通过有限的房屋出租及从事家政保洁、街头擦鞋等简单低技能谋生,农户年收入高者不过10000元,低者尚不足2000元,防御自然灾害及重大疾病的能力极其脆弱。

    针对城中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不少地区虽然制定了中心城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实施暂行办法等政策性措施,但推动这项工作的进程缓慢。失地农民为国家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牺牲,他们已经形成新形势下一大社会弱势群体,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切实为失地农民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其后顾之忧。

    澄清底子,做到有的放矢因城中村都是几经变动,人口、住房、土地等均散处多个办事处和社区,人员居住复杂,工作量非常大。必须对城中村的土地、人口、房屋等情况进行全面清查,为解决城中村失地农民社保问题提供可操作的一手资料。

    大力筹资,做到保障有力 进一步加大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的征缴力度,确保资金按标准及时足额征缴到位。同时,大胆探索集聚社会资金参与城中村改造,引导和鼓励房地产商投资旧村改造。

    搞好规划,做到有序推进  根据资金征缴实际和财力状况,搞好整体推进、分期实施的规划。同时,优先解决对城市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和无地可耕、生活无保障的特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广开渠道,做到就业多门  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劳动素质和技能,增强他们就业的市场竞争力。鼓励征地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安置失地农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土地面积 项目建设 缺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