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盐碱洼地上“长”出的高产神话


    本报记者 李海涛 张培奇

    初秋的一天,在紧邻黄河大堤的河南省封丘县李庄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内,只见渠相通、路相连、各种农机具畅行田间,满眼的庄稼长势喜人。俄湾村的刘老汉指着远去的迎新车队说:“这里是背河盐碱洼地,过去十年九涝,基本年年绝收,综合开发后,俺们这也有了‘青纱帐’,大伙看着怪稀罕的,谁结婚都乐意围着这里兜一圈。”

    黄河背河洼地是黄淮海平原一个独特的盐渍区,历史上涝灾和土壤盐渍化严重,治理难度很大。上世纪60年代初期,封丘盐渍土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50%,粮食产量长期低而不稳,亩产仅在35公斤左右徘徊,“冬春田里白茫茫,夏秋田里水汪汪”的民谚,形象地描述了恶劣自然条件对当时农业生产的影响。

    要保证粮食长久安全,归根到底是要有稳定可靠的生产能力。作为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的策源地、河南省24个核心粮食生产区之一,封丘县多年来致力于强化农业基础设施,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走出了一条以内涵式开发为主的农业集约化、现代化发展道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封丘开发模式,有力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从“五眼梅花井”到田林路井渠“五指攥成拳”,一曲综合开发长歌讲述农业的“筋骨”如何强壮起来

    在封丘县境内黄河大堤的尽头,有一座三角形的纪念碑,上面记载着黄河最近一次大改道的情形:1855年,黄河水势异涨,在封丘铜瓦厢决口,黄河水北上而注渤海。当时清政府风雨飘摇,无力恢复河道,黄河在这里转了一个弯,滔滔东去,结束了其南流入黄海的历史。铜瓦厢以东数千里河道自此断流,也给地处黄河故道的封丘留下了大面积背河洼地。

    从此,盐碱、风沙、旱涝一直困扰着这方土地。“北望沙门路,无风亦起尘,蓬头经布妇,赤脚煮盐人”等诗歌农谚道出了百姓生产生活的艰难。

    1964年,按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在时任中科院副院长竺可桢院士的领导下,熊毅等多学科专家进驻封丘,治理土壤盐渍化。他们在盛水源村打了五眼梅花井作试验,井灌渠排技术治理盐碱获得成功,封丘也由此成为中国农业综合开发的策源地。

    1988年,时任中科院副院长李振声等专家总结了封丘县潘店乡万亩中低产田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与河南、山东等省政府联合向中央提出以大幅度提高黄淮海地区粮棉油产量为目标,开展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的请战报告。从此在全国拉开了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中心,田、林、路、井、渠综合治理,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农业综合开发大幕。

    几十年来,从最初为了改善农业基础,以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农业生产格局为目标,到后来增加对农机化、科技化、节水灌溉的要求,再到进入2003年以后,着力建成稳产、高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在项目区突出农业综合开发“综合”特点,采取田、林、路、井、渠综合治理,五指攥成拳,催生出新的综合生产力,封丘人谱出了一曲慷慨激昂的农业综合开发长歌。农业综合开发也由过去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变为追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把国家有限的资金投入,放到农业基础最薄弱、群众开发热情最高、开发潜力最大、能“点土成金”的地方

    封丘历来以农业为本,尤以粮食生产为重。但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条件差,中低产田面积大,开发改造任务重,因此群众对开发的要求十分强烈。

    封丘县县委书记薛国文说:“封丘始终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工程”来抓,因为规模开发解决了我们多年来想做而又做不了、一家一户想办又办不成的事情。作为农业大县,项目在封丘实施,既是为了打造粮食核心产区,建设永久粮仓,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部署,又很符合封丘的实际。为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好事,我们聚全县之力整合资金抓投入,县长任‘资金整合组’组长,由农开资金‘搭好台’,各类涉农资金‘唱好戏’,全面提升项目区建设水平。”

    “农业综合开发的根本目的是突出综合效益,让项目区农民群众得到摸得着、看得见的实惠。”封丘县县长李晖说,“因此,封丘在项目区选择上,一开始就统一认识,要把国家有限的资金投入,放到农业基础最薄弱,群众开发热情最高,开发潜力最大,能‘点土成金’的地方,而不是讲难度、讲工作量,更不能单纯讲形象、讲面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综合开发 粮食 平原 林木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