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江苏实践


    发展高效农业会不会影响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的“度”如何把握?江苏现代农业功能的深入发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在实现农业增效的同时,让人们对农业的认识有了颠覆性的新突破

    不论在经济强省,还是在农业大省,发展农业往往会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国家要粮食安全,一方面地方要财政收入。在当前种粮比较效益较低的现状下,要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在经济发展上就会受到制约;如果摒弃粮食和农业生产,只围着经济指挥棒转圈,只发展工业,那么国家粮食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农产品的供给就会时不时出问题。这种现实,不只是困扰着农业大省,也困扰着经济大省。作为沿海经济强省的江苏的做法,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思考,也许更加现实。

    江苏发展农业的思路通俗地说叫“一手抓粮,一手抓钱”。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所以江苏始终把粮食抓在手上不放松,而对农民来讲,光务农不见效益也不行。因此,江苏在实现农业增效上大动脑筋,一方面力推适度规模经营,一方面大力发展高效农业。

    “一家三四亩、散落七八处”。分散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阻碍了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江苏的实践表明,适度规模经营形式可以多样,并不等于都要大规模流转土地“并大田”,社会化服务程度达到一定水平,也可以搞适度规模经营。目前,江苏土地集中型、合作经营型、统一服务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发展到302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3%。

    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镇惠农机插秧专业合作社,拥有步行式插秧机194台,机插秧面积达5.36万亩,占全镇水稻面积的85.1%。全县农民土地入股和实行专业化服务面积近30万亩,50%以上用于高效规模农业的开发,受益农民15万人。

    目前,江苏农业适度规模经济中的合作经营型势头正劲。农民专业合作、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农村社区股份合作“三大合作”为主体的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据省农委统计,江苏农民合作组织总数达到3.8万个,入社农户比重提高到42%,入社农户比例、登记成员数、出资额等均居全国首位。

    在寸土寸金的太湖边,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湖桥村8000余亩耕地流转到“苏州鱼米之乡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村支书徐顺兴说,三年时间,这个生态产业带就形成3个亿的产出能力,农民户均增收可超万元。

    发展高效农业是江苏抓“钱”的另一大法宝。这些年,江苏在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五年时间,全省高效农业面积由2005年的1200多万亩,扩大到2010年的2697万亩,翻了一番多。

    2007年,盐城在江苏地级市中率先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三大载体”建设。集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成为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最好载体。盐都区的盐城现代农业示范园,有6个村36家企业入园兴业,总投资3亿元,1万亩高档花卉、园林苗木、特色果蔬、立体种养、生态观光、优质稻米等六大功能区,吸纳当地劳动力800多人,当地农民从租金和打工收入中年获益1160万元。

    目前江苏已建设各类现代农业园区1660个。这些园区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孕育出设计农业、设施农业、生物农业、智能农业、精确农业等可控农业新形态。

    江苏人认识到,现代农业是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必须打破传统一二三产业划分的概念,必须有高效运行的组织体系和加工、流通体系相配套。

    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实现了地域空间的高度集中,优化配置了生产要素,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目前,江苏全省仅粮油加工一块,稻米加工能力已超过2000万吨,面粉加工能力约占全国的1/10左右,油料加工能力全国第一。

    “大生产,需要大市场大流通。”省农委副主任蔡恒说,将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与发展高效农业及农业产业化相结合,构建产销衔接大平台,构筑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快速通道,是江苏近年来加大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沿海的盐城、连云港市分别投资15亿元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南京投入30亿元构建“中国长三角菜篮子中心”……在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推动下,江苏全省绿色、无公害和有机农产品“三品”认证数量居全国第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现代化 粮食 土地 农业发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