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江苏实践


    中央提出“三化同步”的战略思想,江苏的同志深刻理解,并结合实际,深入贯彻。近年来,江苏推进农业现代化力度前所未有。有关专家分析,江苏已经进入了国民收入分配、发展动力、生态环境、劳动力供求变化和产业结构变化等“五个拐点”时期,江苏又不失时机地紧紧抓住了这个农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善于审时度势,抓住重要转型发展阶段的重要机遇,不断加大“三农”工作力度,正是江苏城乡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一大重要特色。

    启示之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关键看转什么,怎么转。转变的核心是“创新”,在思路、科技、机制、政策、管理等方面都要进行全面创新。

    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题中应有之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扩大国内需求、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是应对国际市场挑战、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江苏的认识之深刻,目标之明确,实践之彻底,行动之有力,让人欣慰。江苏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有我们前面提到的“五个转变”,其目标是构建“五大体系”,即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通过五大体系构建,提升农业“五化水平”,即围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农业规模化水平;围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围绕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围绕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提升农业集约化水平;围绕提高农业产业层次,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不论是“五大转变”落实,还是“五大体系”构建,亦或是“五化水平”提高,“关键是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核心词汇就是“创新”,要在思路、科技、机制、政策、管理等等方面创新,具体的表现就是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用项目办法建设农业,用绩效考核的方式推进农业。

    启示之三:切合实际地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宜推动合作经营发展,科学和谐地实现“第二次飞跃”,需要深化改革,更需要实事求是。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我国农业“两个飞跃”的战略思想:“第一个飞跃”是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便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第一个飞跃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带来了中国农业的大变化。现在,农业发展的环境、条件都有了极大的改观,为第二次飞跃创造了适宜的土壤和机会,有些地方已经在做着初步的探索,有的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江苏的实际看,江苏的区域经济,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的微缩版。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生产力水平的梯度结构,使得江苏农村土地流转比例和适度规模经营也呈现出明显的梯度状况:苏南地区的苏州市流转过半,苏中地区的南通市占四成,苏北地区的淮安市仅占16.4%。

    适度规模经营要把握好“度”。江苏的实践表明,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仅要“条件具备”、“群众自愿”,还要因地制宜推动合作经营发展,大力推动社会化服务。在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的同时,江苏农民专业合作等合作经济发展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正在不断地为“第二次飞跃”提供强大的动力源。

    启示之四:发展现代农业无粮不稳,无钱不富,必须通过结构调整搞好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才能既保障粮食安全,又让农民增收致富,鱼和熊掌都能兼得。

    既要种粮保供,又要增收致富,是粮食大省和农业大省遇到的普遍命题。江苏一手抓粮,一手抓钱的探索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路径,那就是在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扩大高效农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占比。

    统计显示,江苏高效农业占比达到了三分之一,设施农业占比达到了十分之一。他们的经验是一边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一边通过搞设施农业提高单位面积的农业产出,像蔬菜设施农业的产出是大田的十到二十倍,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农业效益,大幅增加了农民收入。更难能可贵的是,江苏把一产、二产、三产结合来抓,通过三大载体即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的产业结构、发展形态、经营方式深刻变革,真正做到了增粮、增效、增收协同提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现代化 粮食 土地 农业发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