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我在农村读研”


    □□本报记者吴佩

    作为我国农业类高等院校的翘楚,中国农业大学校园走出了无数农业科技人才。如今,却有这样一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研究生,他们不在北京学习,不在校园上课,他们住在河北曲周县的农村,吃在农村、学在农村,他们在农村读研。

    没有教室、没有图书馆,没有实验室,这些在校研究生的读研生活究竟会是怎样呢?近日,记者来到了河北省曲周县中国农大资环学院研究生上课的地方,探寻被称为“曲周模式”的人才培养实践。

    “我们既是学生,也是农技推广员”

    曹国鑫是中国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一年级学生,早在2009年他就跟随导师李晓林教授来到河北曲周,成为了曲周资历最老的研究生。

    “刚来曲周的时候,导师就跟我说,我们有双重角色,一是中国农大的研究生,另一个则是当地农业技术推广员。与传统在实验室里的研究生相比,我们侧重解决农村的实际问题,侧重将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曹国鑫告诉记者,如今在曲周读研的20名研究生,很早就清楚自己到农村读研的角色定位,虽然刚来的时候,对农村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心存顾虑,但最终还是都留了下来。

    2009年5月,李晓林教授带学生入驻曲周,试图进行农业类高校科研人才培养的全新探索。两年后的今天,在曲周读研的学生已由最初的两名变成了20名,既有男生也有女生,既有来自农村的,也有来自城市的,既有学术类研究生,也有专业类研究生。李晓林教授对记者笑言:“我不知道自己‘曲周实践’的结果会怎样,这些学生无意间就成了我教学实验的‘小白鼠’。”

    在曲周中国农大“双高”示范基地的资料室里,记者看到了学院对于“曲周实践”的总结——由高校研究生挂职基层乡镇作为技术人员开展农技服务,在农业技术示范和生产活动中发现、研究并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具有校地双方共同培养、双重身份、选题科学性和应用性、考核由导师、农技人员和农民来完成等特点。

    “考入农大后,我们只有半年时间在北京上课,剩下的一年半时间则几乎全都在农村了。”研二学生高超男说,他们中有学土肥的,有学生态的,有学植物营养的,几乎都没有面对过实际的玉米、小麦、棉花等作物的生产问题。刚到农村时,他们中的一些人觉得自己所学的与农民的需求完全对接不上,经历过困惑和迷茫,也对这样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产生过怀疑。

    已在曲周一年多的博二学生黄成东说:“与那些在实验室里的同学相比,我们在农村没有假期,做的工作也很琐碎,虽然我们没有发核心论文的要求,但考核也都是由生产产量和农民的满意度来衡量,这些都很特别,很有意思。”

    “我觉得过得很充实、很快乐”

    当了两年的农技推广员,如今的曹国鑫走在白寨乡各个村头,总有大叔大妈亲切地喊他“小曹”,招呼他到家里坐一坐。对于在曲周读研的学生来说,因为帮农民进行生产指导,帮他们增产增收,他们已被当地农民所接受和信任。

    两年来,这群研究生们先后在曲周的4个乡村建立了“科技小院”开展科技服务,他们在小院里接待前来咨询的农民,并根据具体农时安排“田间学校”的课程。

    研二学生方杰正在帮槐桥乡相公庄村解决果树病虫害难题。他说,与在实验室做实验相比,在农村做技术推广面临的问题更实际,与农民打交道,锻炼了自己的社交能力。在采访中,记者恰逢研二学生赵鹏飞给农民讲课,从晚上8点半到10点,130多名农民挤在甜水庄村村委会的院子里,白色的墙上是用投影仪放映的“夏玉米关键灌溉时期示意图”。只见他拿着小喇叭一页页地仔细讲解,时而还停下来问问老乡听课的效果。课后,他告诉记者:“我原本不怎么敢说话。去年在给村民们做冬季大培训的时候,24张PPT,我第一次只讲了15分钟,后来就能讲到50分钟了。”

    在农村读研,他们没有假期,几乎天天都要泡在田间地头,晚上回来写工作日志,记录一天的生活。而对于“农村读研”对自己科研能力的提升,学生们说的最多的则是“因需要随时解答农民的各种问题,逼着我们不断自学,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记者了解到,这些学生也的确能够在推广服务中发现科研问题,找到并确定自己毕业论文的选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核心 科技服务 小麦 总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