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我在农村读研”

网友投稿  2011-09-14  互联网

    □□本报记者吴佩

    作为我国农业类高等院校的翘楚,中国农业大学校园走出了无数农业科技人才。如今,却有这样一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研究生,他们不在北京学习,不在校园上课,他们住在河北曲周县的农村,吃在农村、学在农村,他们在农村读研。

    没有教室、没有图书馆,没有实验室,这些在校研究生的读研生活究竟会是怎样呢?近日,记者来到了河北省曲周县中国农大资环学院研究生上课的地方,探寻被称为“曲周模式”的人才培养实践。

    “我们既是学生,也是农技推广员”

    曹国鑫是中国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一年级学生,早在2009年他就跟随导师李晓林教授来到河北曲周,成为了曲周资历最老的研究生。

    “刚来曲周的时候,导师就跟我说,我们有双重角色,一是中国农大的研究生,另一个则是当地农业技术推广员。与传统在实验室里的研究生相比,我们侧重解决农村的实际问题,侧重将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曹国鑫告诉记者,如今在曲周读研的20名研究生,很早就清楚自己到农村读研的角色定位,虽然刚来的时候,对农村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心存顾虑,但最终还是都留了下来。

    2009年5月,李晓林教授带学生入驻曲周,试图进行农业类高校科研人才培养的全新探索。两年后的今天,在曲周读研的学生已由最初的两名变成了20名,既有男生也有女生,既有来自农村的,也有来自城市的,既有学术类研究生,也有专业类研究生。李晓林教授对记者笑言:“我不知道自己‘曲周实践’的结果会怎样,这些学生无意间就成了我教学实验的‘小白鼠’。”

    在曲周中国农大“双高”示范基地的资料室里,记者看到了学院对于“曲周实践”的总结——由高校研究生挂职基层乡镇作为技术人员开展农技服务,在农业技术示范和生产活动中发现、研究并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具有校地双方共同培养、双重身份、选题科学性和应用性、考核由导师、农技人员和农民来完成等特点。

    “考入农大后,我们只有半年时间在北京上课,剩下的一年半时间则几乎全都在农村了。”研二学生高超男说,他们中有学土肥的,有学生态的,有学植物营养的,几乎都没有面对过实际的玉米、小麦、棉花等作物的生产问题。刚到农村时,他们中的一些人觉得自己所学的与农民的需求完全对接不上,经历过困惑和迷茫,也对这样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产生过怀疑。

    已在曲周一年多的博二学生黄成东说:“与那些在实验室里的同学相比,我们在农村没有假期,做的工作也很琐碎,虽然我们没有发核心论文的要求,但考核也都是由生产产量和农民的满意度来衡量,这些都很特别,很有意思。”

    “我觉得过得很充实、很快乐”

    当了两年的农技推广员,如今的曹国鑫走在白寨乡各个村头,总有大叔大妈亲切地喊他“小曹”,招呼他到家里坐一坐。对于在曲周读研的学生来说,因为帮农民进行生产指导,帮他们增产增收,他们已被当地农民所接受和信任。

    两年来,这群研究生们先后在曲周的4个乡村建立了“科技小院”开展科技服务,他们在小院里接待前来咨询的农民,并根据具体农时安排“田间学校”的课程。

    研二学生方杰正在帮槐桥乡相公庄村解决果树病虫害难题。他说,与在实验室做实验相比,在农村做技术推广面临的问题更实际,与农民打交道,锻炼了自己的社交能力。在采访中,记者恰逢研二学生赵鹏飞给农民讲课,从晚上8点半到10点,130多名农民挤在甜水庄村村委会的院子里,白色的墙上是用投影仪放映的“夏玉米关键灌溉时期示意图”。只见他拿着小喇叭一页页地仔细讲解,时而还停下来问问老乡听课的效果。课后,他告诉记者:“我原本不怎么敢说话。去年在给村民们做冬季大培训的时候,24张PPT,我第一次只讲了15分钟,后来就能讲到50分钟了。”

    在农村读研,他们没有假期,几乎天天都要泡在田间地头,晚上回来写工作日志,记录一天的生活。而对于“农村读研”对自己科研能力的提升,学生们说的最多的则是“因需要随时解答农民的各种问题,逼着我们不断自学,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记者了解到,这些学生也的确能够在推广服务中发现科研问题,找到并确定自己毕业论文的选题。

    “判断我们读研成绩的好坏,主要是看农民有没有增收,农民满意不满意,因为被农民所需要,让我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在农村,我过得很充实、很快乐。”研二学生刘瑞丽在曲周工作日志中如是说。大部分学生在谈到个人收获的时候,强调了“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社会能力的提升”。

    “他们的这种充实更多地来源于每天面对的问题不相同,都有新的挑战。事实上,他们在生活上的收获远远比在学术上多得多,从这一点上看,农村读研的经历是他们在实验室的同学没法比的。”李晓林教授表示。

    “科研能力究竟应该怎么培养?”

    “其实,我们自己心里清楚,论科研素质,我们是比不过真正在实验室里做研究的同学的。”研二学生贡婷婷表示,“我们的科研问题从生产中发现,可能最后出来的效果比较快,但是,我们做的是大面积的示范工作,不可能像实验室里做得那么精细。”

    一些学生也坦陈了自己的困惑:与传统的实验室教学相比,他们虽然接触了更为实际的科研问题,但是这些问题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他们的实验设计是否科学?他们在农村做技术推广,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们拥有了完备的科研能力?

    正如先前所言,由于在培养过程中,学生们的角色已被定位成了农技推广员,帮助当地农民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已成为了他们的主要工作。

    “我们长期与农民打交道,融入在农村的环境中,确实不缺发现科研问题的机会,但是我们所完成的这些科研论文能不能在SCI(核心期刊)上发表,我们的学术水平能不能与实验室科研相提并论,我们真的是一点也不知道。”黄成东说。

    研一学生黄志坚说:“由于长期呆在农村,上网并不方便,查找CNKI学术期刊文献也比较困难,更是听不到学校举办的专业讲座。”同时,与实验室教学相比,他们缺乏便捷的与前沿学术接触与互动的机会,很多信息都是导师从北京带回来后再传达给他们。“虽然我们在农村是农技推广员,但是更重要的身份还是学生,科研能力是首位的,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将自己与真正的农技推广员区别开来。”

    “一般人认为,只有实验室里研究出来的成果才具有学术价值,这种传统的观点让学生们常常觉得,自己没有经过专业的实验设计,解决的问题不是科研成果。但事实上,我认为,学生在帮农民解决每一个具体的生产问题时,都已涉及了实验设计,都在无形中培养了自己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李晓林教授说,“学术的最终目的是为生产服务,但是长期以来对学生论文所形成的评价机制,让他们找不到学术的认同感和成就感。究竟何为学术?学术应该是高端的,还是与大地对接?这一点,我们老师也时常感到困惑。”

    两年过去了,李晓林教授和学生所进行的“曲周实践”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涉农院校的研究生究竟该怎么来培养?这仍然是李晓林教授和他所在的中国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今后探索的方向。而这些在农村读研的学生的未来究竟如何,也许要等待时间来做出解答。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9-14/172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