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城市里的农业专业合作社


    □□本报记者 于险峰 张仁军

    随着城市向农村快速扩展,在城市周边出现了许多个“城中村”。这种城不城、乡不乡的“城中村”受到城乡兼有、城乡不分的体制约束,一度成为城里人“脏、乱、差”的代名词,是目前许多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难题之一。

    如何破解“城中村”的发展困境?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的“小韩村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北陵街道小韩村异地租赁土地求发展,仍以从事熟悉的农业经济为主,不但自身发展壮大,还带动了周边农村的发展,为当地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小韩村模式”为其他地区解决“城中村”难题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沈阳市于洪区区长连茂君说,要总结推广“小韩村模式”,引导有经济实力、特别是在征地拆迁中集聚大量财力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结合远郊地区大规模的土地流转,积极投资现代农业发展,形成城乡互动、优势互补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不忘村民:生活安康后顾无忧

    小韩村位于沈阳市北郊的城乡结合部,二十几年前,还是一个出了名的穷村、弱村、差村。现如今经济富了,村民变了,村貌美了,村里人不仅有活干,有钱赚,而且老人们享受着生活补贴,展现了一幅“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和谐新农村图景。

    改革开放,小韩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止到2010年,实现社会总产值7.8亿元,创利税1.6亿元,可控资产规模达10亿元。人均收入超万元,人均居住面积50平方米。

    谈起当年的困难生活,小韩村70多岁的老人薛景胜不胜感慨:“当年的高级社、人民公社我都经历过,那个时候生产条件非常困难,社员的生活条件、居住条件、出行条件都很差,生活困难粗粮不够吃,住着低矮的茅草房。”

    说起如今的幸福生活,薛景胜眉开眼笑:“生活改善后进行村屯改造,老百姓生活一步登天,从破旧的茅草房变成楼房,哪家都有两三套房子。小韩村的人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去年分红一股2000多元,我们老两口都有。每年的几大节日都给老年人发300元,尤其在每年的老年节当天,除了请村里老年人吃一顿,还请我们看沈阳城的变化与村里的企业项目,另外还给我们一人一个大红包;过生日也给300元,还有洗理费240元。”

    小韩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村民收入增加,各项福利事业进一步提高。2008年3月,小韩村进行了征地补偿安置费分配,4306名失地农民得到补偿安置费现金分配,同时将集体所余资产量化到每位失地农民手中,进行股份制改造,为失地农民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这样一来,村民变股东,集体股东现金分配到手中有钱花,股份制保证了长期稳定的经济收入,各项社会保险解决了后顾之忧,加上采暖费、物业费等各项福利待遇,小韩村人安居乐业,社会和谐。

    如今小韩村村民住的是“花园式”小区,休闲在文化中心和健身广场。平均每户都有几十万元存款和十几万元公司股权,家家财产超百万,人人有事干,现在小韩村可以称为村强民富。

    启示之一:还利于民。经济发展后要还利于民,保持社会的繁荣稳定。

    很多“城中村”在经济快速发展后,经济成果分配不公造成村民间的矛盾加重,村集体发展难以为继。

    小韩村党委书记王心智始终把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要求党员干部管好自己的手、管好自己的腿、管好自己的嘴,对亲属、朋友的严格要求,以实际行动杜绝以权谋私现象的发生。小韩村的干部们说,我们正享受清廉带来的福分,享受尊重,享受坦然。

    不忘乡邻:共同富裕奔向小康

    2009年,沈阳市小韩村在原集体资产股权量化分配到村民的基础上,采取村民入股方式,注册成立了沈阳小韩村农业专业合作社,实现了经营体制创新。与其它合作社不同的是,小韩村农业专业合作社所从事的农业生产用地全部是异地租赁的土地,共租赁了位于沈阳市于洪区光辉乡双树子村的苗圃用地475亩和达连村耕地500亩,用于投资建设中国首家蔬菜工厂;租赁于洪区平罗街道青堆子村400亩土地用于万头肉牛养殖基地,为沈阳绿丰食品有限公司长期提供牛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土地 农业生产 养殖基地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