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敢为事业用人才应“有破有立”


    吴江:

    人才优先发展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要看我们是否能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对人才发展的相关问题做了论述。

    吴江指出,当今时代,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素质、科技实力的竞争。人才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决定性因素。据测算,像美国这样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国家,人力资本的贡献度要高出实物资本的三倍多。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必须优先发展。只有用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来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进入世界人才强国的行列,我们才能够真正走向民族复兴。

    吴江表示,敢为事业用人才,需要“有破有立”,需要“立”的是“以人为本”,因事择人,按科学规律选人用人;需要“破”的是那些旧制度和不良的选人用人的标准。

    吴江认为,“人人皆可成才”的观点,既是我们新时期的人才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体现,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人人皆可成才”指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才之路,坚持按规律去培养人、使用人,就可以实现人人皆可成才的理想。这就需要我们创新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打破目前出现的“应试成才”、“资历成才”、“职称成才”、“文凭成才”的各种门槛。

    吴江表示,敢为事业用人才,简单地理解就是四个字:因事择人,因事择人是规律。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姚洋:

    按照汇率计算,2010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认为,我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如居民收入和国内消费占GDP比重下降,收入分配失调等。这些问题促使人们思考,中国是否会步一些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后尘,长期停留在中等收入水平或发生倒退的状态。

    姚洋分析,收入水平长期停留原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可能是人力资本水平不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从低收入状态进入中等收入状态,可以依赖便宜的劳动力和较高的资本积累。要实现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的飞跃,必须提升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的质量。

    姚洋说,我国教育政策也有改进之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主要强调正规教育,这对提升未来的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是有用的,但对现在已经进入劳动力大军的劳动者却用处不大。现有劳动力大军的主体是2.4亿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当中的80%只具有初中或以下的教育水平,而且绝大多数人不会再回到正规学校里学习。考虑到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将仍然是中国劳动力大军的主体,提高这部分人的人力资本将是中国产业升级的关键。

    姚洋说,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2.4亿进城务工人员的人力资本被忽视,但这却是制约中国走向高收入国家的关键性因素。提升这部分人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信息来源:新华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科学发展观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