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黑龙江:耕地优化稻菽飘香


    □□ 本报记者黄朝武

    8月的黑龙江大地,处处透着勃勃生机。一望无际的田野中,青黄色的稻浪随风翻滚。再有1个多月,水稻就要收获了。当地农民、农场职工朴实地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哩!近年来实施的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土地整治“两翼齐飞”

    提起10年前的种地情景,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二道河农场农民郝一键至今仍唏嘘不已。今年40岁的郝一键种了470亩水稻,近几年平均亩产量达1210斤,而10年前平均亩产量仅为800斤。他说,过去这里地势低洼,一下雨就涝,水排不出去,道路泥泞,种田苦不堪言。如今水渠、涵闸、道路全都修建一新,涝能排、旱能浇,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还节省了种田成本,农民种田越来越有信心。

    郝一键种田经历的变化,始发于2001年该省实施的农村土地整治项目。

    10年间,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从无到

    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逐步由单一的土地整理、点状复垦向综合整治、整村推进、规模发展拓展。截至今年5月,该省共实施各类土地整治项目512个,累计投入资金105.97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081.7万亩,项目全部完成后可新增耕地156.9万亩,增地率位居全国同类项目之首。

    从2008年起,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进一步提速。这一年,三江平原东部地区土地整理工程被列为国家重大工程;2010年,该省又被确定为“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省”。两大工程在一个省同步实施,这在全国仅此一家,工程投资总额达100亿元。

    截至目前,三江平原重大工程已实施50个项目,建设规模198万亩,可新增耕地17万亩;示范省工程已实施项目28个,建设规模129万亩,可新增耕地17.7万亩,三江平原东部“两江一湖”地区和松嫩平原三大流域土地整治工程“两翼齐飞”的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创新模式“还权于政府”

    作为全国耕地第一大省,黑龙江耕地中低产田比重较大,土地整治任务繁重。该省结合省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土地整治规划,在全国率先提出实施土地整治规模化、集约化,率先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土地整治工作机制。

    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孙纲告诉记者,针对项目实施之初,普遍存在的规模较小、资金投入分散、建设标准偏低等问题,2008年以来,黑龙江整合各方资金投入,集中在耕地面积较大、利于操作的重点粮食主产区和农垦地区实施土地整治规模化工程,促进大机械和农业先进技术的普及应用,打造现代化大农业规模经营的标准示范区,增加农业产出效益。

    据统计,该省实施土地整治规模化、集约化建设以来,共实施项目123个,建设总规模达到417万亩,单项工程规模平均都在3.4万亩以上,单项工程投资额超过4000万元。

    在建三江管理局,记者看到,投资2.5亿元实施的859农场等3个核心区项目内,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不仅实现了工程建设质量高标准,还为应用现代农业高科技手段搭建了平台。

    在二道河农场,记者感受了“大地号”飞机低空喷洒农药的震撼,堪比一个从未见过海的人第一次看到大海,那种大农业生产的气势,令人眩目。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权责不清、监管难的问题,该省创新管理模式,主动对国土部门削权去利,将项目的建设与管理权交给地方政府,形成了项目立项审批与建设管理“两权分离”的新的管理体制,这一做法得到国土资源部的充分肯定。

    明年提高粮食产量36亿斤

    “黑龙江土地整治后备资源丰富,据调查,全省近2亿亩耕地,其中有80%以上的耕地需要整治。在已经规划的土地整治项目中,平均增地率都在5%左右。”黑龙江省国土厅土地开发整理处处长任百会说,“随着项目的深入实施,土地整治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正在日益显现。”

    据统计,2007以来,黑龙江省通过土地整治新增耕地57万亩,连续多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有余,打造高标准农田580万亩,耕地质量和产出能力明显提升,据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耕地 粮食 水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