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女娲》音乐:生命与爱的诗篇


    □□  夏雄军

    大型原创舞剧《女娲》借用史前神话题材,以“文化”为体,以“舞蹈、音乐、舞美”为载,融合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结合现代作曲技法与舞美艺术,让人观后耳目一新。观众在体验神幻的感官冲击和强烈的心灵震撼的同时,也在眼前打开了一幅东方圣母——女娲创世、育人、大爱天下的恢弘画卷,展现出了女娲母爱、真爱、大爱的普世慈神之形象和《女娲》思想、文化上的深刻内涵。

    舞剧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综合体,舞剧音乐是舞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舞剧的艺术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女娲》的音乐创作大胆新颖、内涵深邃,对场景描写准确、形象,对人物的刻画生动、细致,对爱的描绘催心荡漾,对思想、文化的揭示颤动心房。圣洁、神秘、悲伤、诙谐皆错落有致,民乐、西洋乐、电声乐、声乐鳞次栉比。观众时而感到神圣,时而潸然泪下,音乐展现了极大的情感体验和想象空间,使观众品尝到了舞剧带来的喜怒哀乐,心历生与重生的情感轮回。

    由于女娲传说是一个“无中生有”的史前神话,因此给舞剧的音乐创作带来了巨大考验,也带来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作曲家在进行音乐创造时,摆脱了没有借鉴、根源和创作依据的飘在时空中的主题要求束缚,经过深度挖掘,大胆想象,最终给观众呈现了一部跌宕起伏、辉煌浩荡的音乐史诗。我们知道,女娲是创世之祖,是神仙,但中华民众更认为她是我们最亲近的母亲。作曲家正是抓住了这一立意,没有把女娲当成神来写,而是把她当成充满人性情感的东方母亲,赋予她“人”性、“暖”性及文化感,使舞剧音乐牢牢抓住“东方”、“母亲”的主题,在创作上跳开了时空和地域的束缚。而大量加入的“中国元素”,大量运用的现代音乐技法,更使舞剧音乐呈现具有浓厚中国味道的世界音乐。在音色的选配上,古琴、箫及埙的选用,强调了“东方神韵”;音乐素材多来自于河北、蒙、藏、云南等地的民族民间音乐,充满了东方风情;音乐呈现形式以交响乐为主,穿插现代MIDI音乐,体现出世界音乐和现代音乐的特性。

    舞剧《女娲》的音乐整体偏优美、醇和,甚至有些忧伤,但却充满着“暖”的色彩,让人感觉到了母爱的神圣,真爱的伟大,它向人们展现的是东方音乐的魅力、东方神话的传奇、东方文化的底蕴,整部作品充满了中华民族文明的文化质感。女娲作为我们的母亲,她孕育了中华文明,正如余秋雨先生的作品《寻觅中华》一样,《女娲》音乐的创作也是在寻觅中华,寻觅中华文明的符号。

    舞剧《女娲》由“创世”、“生命”、“水火”、“补天”四个篇章组成,全剧以简练的结构方式,容纳最丰富的听觉与视觉呈现。分别以爱为内核,以爱的萌生、成长,到爱的伟大和忘我为脉络,向人们诵读了一幅“爱”的诗篇。这种人之初的爱,既包含了女娲和伏羲之爱,女娲和人类子民之爱,也有女娲对于世间的大爱,由此构成“创世”的惊叹,“生命”的感动,“水火”的冲突,“补天”的壮烈。每个篇章的不同段落,都试图在简捷的笔触中去强化、丰富一个情感主题。比如“生命”中的“孤独”,“造化”和“繁衍”,每一个段落都是一首人性颂歌的不同声部,从不同层次逐渐放大到一种朴实的喜悦和生命的体验。《女娲》的时空虽然在上古,但歌唱舞动的是爱的能量。这种爱,正是当代召唤的无私的付出,无界的关爱。

    有爱做支撑,作曲家对女娲形象的见解相当有深度,对女娲形象的刻画也是相当有艺术感:不是往外写,而是往内写;不是往天上走,而是往人间来;不只是往舞蹈走,更是往心里去。整个舞剧音乐布局合理、色彩淡雅,不绚丽、不张扬,有点中国水墨画的感觉。这样的思路,符合女娲的形象,更符合中国文化的特性。写作上,作曲家费的笔墨并不多,基本上是用细腻的线条在勾画情绪,以小见大,给人以温暖的颤动。这种颤动,触动的不只是耳朵,而是内心,是人的心灵,充分说明了作曲家对《女娲》艺术形象的诚意、对舞蹈音乐艺术的诚意、对观众的诚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萌生 强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