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平谷都市农业提速增效


    良好的生态效益为平谷二、三产业拓展了空间。首期规划面积133公顷的北京绿能产业基地位于平谷区马坊镇,“十二五”期间将吸引不低于30家从事绿色能源产业研发、制造的龙头企业进驻,力争2015年产值达到200亿元。已被纳入北京市文化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的中国乐谷今年闪亮登场,成为对接首都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文化创意产业项目。

    与此同时,平谷国际陆港正式通关运行,成为继朝阳口岸之后的第二条海运货物进出口通道。马坊物流口岸货物通关量以年均300%的速度增长,有效带动商业、物流、旅游、会展等产业发展。

    创新发展:思路决定明天

    2011年1月,总投资5.82亿元的亚洲最大的蛋鸡养殖项目——正大300万只蛋鸡项目在峪口镇西樊各庄村正式投产,4万只依莎褐雏鸡住进了完全由计算机控制的现代化鸡舍,标志着由平谷区政府、正大集团、北京银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创新的“四位一体”合作模式获得成功。

    近年来,平谷区不断更新观念,在创新产权式农业、搭建优质农产品直销平台、创新农村产权交易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实践。“要想在未来赢得先机,就要用明天的思维来决定今天的思路,能否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直接关系到未来我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劣。”区长李福芝说。

    “四位一体”项目借鉴BOT模式,整合了政府的行政资源、银行的金融资源、龙头企业的先进技术、经营管理和市场资源、农民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在农业龙头企业带动、金融服务新农村、规范农民合作组织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创新。

    与此同时,由平谷峪口禽业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纯正中国血统的“京红”和“京粉”商品代雏鸡累计销售突破6亿只,一举扭转了“海兰”、“罗曼”等进口品种蛋鸡独占中国市场的局面。“京鸡”的发展创新了一种“产权式农业”模式,通过建立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现代化蛋种鸡养殖基地,可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近千个,年增加农民工资性收益近2000万元。

    “将单打独斗的农户组织起来,将从事单一生产方式的农民变为产业化‘工人’,是平谷区现代农业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作为平谷区农村专业化合作组织的管理者和带头人,区农合中心主任陈新华表示,通过农村合作社将分散的生产资料、劳动力资源集中起来,可以较好地解决农业生产规模偏小、服务领域狭窄、带动能力偏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等问题。

    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669家,在农业生产、销售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0年,平谷通过农民合作社销售农产品8200万公斤,销售额达3.4亿元。

    用明天的思维把今天的事做好,让平谷现代农业持续向纵深发展,对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等深层次问题稳步推进,大胆尝试。平谷区与北京市农村产权交易所经过多次洽谈,达成合作意向,于2010年12月成立了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机制的平谷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对全区农村资产、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激活农村的要素市场,提高农村市场的效率和效益。半年多来已有10个项目通过产权交易所成功交易,交易金额达3100万元,为全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增收 正大 台风 产业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