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3日,海州区新坝镇大屯村村民议事会讨论村委会提出的村庄道路整治铺设筹资方案。村委会最初的筹资方案是每户出资200元,另根据每户承包地面积每亩出资40元。议事会成员不反对修路,但认为村民负担得太多,要求村委会重新拿出可行方案。
当年5月30日,村委会的新筹资方案变为“每户出资100元,每亩出资20元”,9名参加会议的议事会成员全部投票赞成,100多名旁听的村民报以会心的微笑。很快,村民的3万多元筹集完毕,上级资金也全部到位,2.6公里的水泥村道于当年11月下旬顺利通车。
连云港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宣传部长张光东说,“三会治村”充分体现了协商民主的决策机制,村民在村务管理中,不再是一名被动接受者,而是一名主动参与者,党心和民意得到了有效嫁接。
“三会村治”让连云港的村官们花钱不再是“一支笔”。按照新规,村里超过3000元的支出,必须召开议事会讨论,村务日常支出的每一张发票必须经过村委会主任、经手人及监事会2/3以上成员签名才能报销,每年年底,监事会还要会同镇有关部门对村务收支进行审计。作为试点村的大屯村,光全年的招待费就下降了90%。
连云港市纪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说,“三会村治”中的监事会,依托现有的机构和人员,还成立了村级纪检监察工作室,延伸了乡镇纪检监察组织的监督触角。监察员已逐渐成为廉政法规的“宣传员”、村民上访的“接待员”、案件查办的“联防员”,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了一线农村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多发的现象。
靠功能转换,加强党的领导;靠权力制衡,促进民主村治;靠常设机制构筑议事平台;靠监督延伸弥补纪检“短板”。“三会治村”新模式,目前正由海州独创向全市覆盖,一股民主、和谐的村治新风在连云港农村正越刮越劲。
统筹城乡锁定“民生先行”
连云港市委书记王建华坦言,对于连云港的区域发展他曾经有两个担心,一是农村基础过于薄弱,经济社会发展难以跟上城市节拍,最终导致二元结构加剧;二是四县因产业基础不同,会导致县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基于此,我们把很大精力放在了农村,社会事业、民生建设重点向农村倾斜,增强农村发展动力,同时引导各县培植自己的主导产业,用差别化竞争的方式达到经济上的齐头并进。”王建华说,新农村建设各县措施、标准各异,但用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目标是一致的。
经过6年打造,连云港四县在产业发展上均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灌云设施农业、灌南食用菌、东海鲜切花、赣榆海淡水养殖在行业内异军突起。据统计,目前,连云港市下属县区经济总量在全省整体排名前进了10位,四个县财政总收入去年均突破了40亿元,镇域经济总量6年提升了10倍多。
与苏南等发达地区相比,连云港的经济发展只能算是“后起之秀”,尚不在全省主要经济方阵之列,但欠发达语境下的连云港各县端出的“民生大餐”却让不少前来参观的苏南人都竖起了大拇指。
所有公立医院免收挂号费和病历工本费、所有景区景点及健身场所免费开放、农村70岁以上老人和残疾人免费乘坐县内公交车、农村所有60岁以上老人每两年免费体检一次……近5年来,灌云县每年新增可用财力的40%以上都投到了民生领域。
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孤儿集中抚育、残疾儿童免费入学,各种弱势群体都得到帮扶……2005年以来,灌南县用于扶助困难群体、减免各种费用的支出每年都在4000万元以上,全县保障人口达6%,远远超过全国特殊人群社会保障覆盖面1.8%的目标。
在东海县,农民有事只要拨打“122民生热线”,全县就有37个职能部门和单位及时给予帮助。洪庄镇薛团村农民贾桂君家的太阳能热水器坏了,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拨打了122,没想到上午才打的电话,下午民生热
线就为他找来了厂里的师傅上门维修。自2010年7月20日正式运行以来,东海县民生热线已受理各类求助事件18.5万起,事项按期办结率达98%。
赣榆县建立了县领导和县直机关主要负责人联村包点帮扶制度,26名县处级领导和31名县直机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把办公地点转移到村,深入了解民情民愿,今年已征得的302个道路修建、河道疏浚、困难户帮扶等重点问题,已全面解决了275个。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8-13/170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