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蒋文龙
在二元结构的中国社会,城里人和农村人的命运轨迹截然不同。他们有着不同的价值体系,可能相交却难以相融。但今天,一个出生在大上海的城里人,因为命运的偶然来到农村,从此改变视角,与“三农”研究结下不解之缘。
33年来,他发表“三农”研究论文200多篇,专(译)著10部,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0项。他最早在国内提出“农民市民化”概念和政策主张,最早在两会上提出“暂停征收农业税”建议,他还在理论和立法层面,积极推动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条例》。
他,就是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
魂牵梦绕“北大荒”
1969年6月,在上山下乡的滚滚洪流中,年仅17岁的黄祖辉从繁华的上海大都市来到偏僻荒凉的北国边陲。黑龙江北安县引龙河国营农场良种场成了他人生命运的转折点。
在这里,黄祖辉留下了无数人生“第一次”的印记:第一次体验饥饿难耐,第一次感到精疲力尽,第一次觉得前途渺茫……面对一望无际的麦垄,手持镰刀,累得直不起腰的黄祖辉,不得不思索:如何才能既省力,又让自己快点完成任务。中国的“三农”问题,就这样无可回避地进入黄祖辉的视野。
在“北大荒”农场,黄祖辉一呆就是9年。1978年,黄祖辉考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习农业经济。在这里,他接受了系统的理论学习。厚重的农村生活积淀与扎实的农经理论相互融合,促成了一个农经学家的诞生。
2008年,黄祖辉出版了《转型、发展与制度变革——中国“三农”问题研究》。这一年,是中国农村改革30周年,也是他从事“三农”研究30周年。手捧油墨未干的专著,黄祖辉蓦然发现,当一个人的目标、追求和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相契合的时候,所有的付出都闪耀着神圣的意义。
不畏浮云遮望眼
“三农”研究不像有些研究那样风光无限,引人瞩目。但黄祖辉不仅甘于寂寞,而且自始至终以他的勇气和胆魄维护着一个学者的形象。
2004年6月的一天,浙江某厅局召开一个规划论证会,专家、学者、官员云集。在这里,记者第一次见到黄祖辉。按照惯例,这种场合,大家即使提意见和建议,也是小心翼翼,委婉表述。岂料轮到黄祖辉,直截了当就是一顿炮轰。论证会组织者大为不满,跟记者咬耳朵:真是的,这家伙真不识相,给了评审费还狠批,以后不请他了!
在黄祖辉看来,学者是社会的良知所在,不论在何时何地,不论面对何种情况,学者都应排除干扰,坚持真理。“如果人人只是唱赞歌,就没必要开论证会;如果提不出真知灼见,专家就没有存在的必要。”黄祖辉说。
改革开放伊始,浙江的粮食发展战略是“完全自给”,但黄祖辉认为,家庭承包责任制推行后,农业生产结构必然变化,浙江应未雨绸缪,及时调整粮食发展战略,从“完全自给”到“基本自给,大进大出”。1985年,黄祖辉撰写了《关于浙江粮食发展战略的探讨》,在《浙江经济研究》刊发,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重重责难也随之而来,黄祖辉被戴上“不重视粮食生产”的帽子,受到批评。20年过去了,黄祖辉的观点最终被认可,浙江成为全国第一个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试点省份。
1989年,黄祖辉撰写了《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民市民化研究》,在《经济研究》上刊发。论文所针对的背景是:家庭承包后,浙江农村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农业劳动力实现“三就地”转移。但黄祖辉认为,农村工业化应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基于此,他在国内第一个提出进城农业劳动力“市民化”的概念以及户籍制度改革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建议。当时,这些观点和建议并没有受到重视。但此后,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和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明确提出,这一观点逐渐成为主流共识。2007年,黄祖辉的这一成果在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评审中,荣获“突出学术贡献奖”。
一个学者存在的价值,不仅在于敢于挑战陈规,更在于能够敏锐地察觉到社会问题。1992年,黄祖辉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文。论文指出:在吸纳农业劳动力的问题上,资本积累和内涵创新所发挥的作用大有不同。当前,乡镇企业主要依靠外延发展,即量的扩张,而不是通过内涵提升,如内部挖潜、技术创新等吸纳农业劳动力。因此,应该及时从资本积累转向内涵提升。20年后的今天,正是在黄祖辉等一大批专家学者的呼吁推动下,转型升级终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8-03/170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