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5月成立上海首家合作联社——崇明芦笋种植专业合作联社以来,崇明县农委继续充当“红娘”,成功“撮合”绿叶菜、金瓜、葡萄、老毛蟹等4家合作联社。
为什么要成立合作联社呢?为了品牌和品质。据介绍,目前崇明县登记在册的合作社已超千家,但普遍存在实力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差,市场竞争力较弱等弊端。去年,以“绿笋芦笋专业合作社”为首的6家崇明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发组成了产销一体化、同步化的合作联社,统一销售渠道,共享信息技术,统一打“白狗”品牌,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芦笋合作联社的成功给了崇明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个信号: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发展,必须升级换代,增强市场博弈能力。
升级换代的首门功课就是品牌。以葡萄为例,崇明县登记在册的葡萄品牌有30多个,不仅打不响品牌,更不利于监管。合作联社成立后,统一使用“野圣果”品牌,从培管到上市,采用标准化生产,实行统一的农残检测,确保了葡萄品质。前不久,崇明葡萄专业合作联社与世纪联华签下产销对接协议,负责人王相林对合作联社的发展充满信心:“超市订货量较大,单个合作社一般都没有充足的货源保证,有订单也不敢接。成立合作联社后,这个难题迎刃而解。”除了使用统一的品牌商标外,合作联社的产品还统一贴有绿色食品产销联合会(以下简称“绿联会”)标识。据介绍,绿联会通过生产检测、技术鉴定、门店检查、产品抽样封存等多种方法对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实施全程监控,并进行统一的产品质量保险,为崇明上市农产品安全设置了第二道防线。为确保农产品品质,今年下半年,崇明县农委将联合相关部门对各大旅游景点、专卖店、超市卖场开展联合执法,确保食品安全,并严格取缔非崇明产农产品擅自标注“崇明”字样。
品牌和品质,瞄准的是市场。目前,崇明在上海市区的销售网点已达245个,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今年,这个数字有望被刷新成“2亿”。崇明农产品对接超市的道路也愈走愈顺畅,成功与百联、大润发、易买得等近10个超市卖场实现“农超对接”,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崇明的净达蔬菜专业合作社、建羽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成功签下为上海石化、上海宝钢等企业配送蔬菜的供货协议,去年崇明农产品的团体配送金额达到1亿元。不仅如此,崇明农产品还试水网上直销,同样取得了不俗的销售成绩。
崇明农产品的红火,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力支撑。为不断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内力,今年下半年,崇明县农委计划推进崇明特色农产品芋艿、白扁豆、甜芦粟等合作联社的建设,并引导合作联社走产加销一体化道路,鼓励合作联社吸纳“同类项”农民专业合作社,滚大合作社实力的雪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竞争力。 吴文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8-02/169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