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冯克
7月15日下午,在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通报了上半年农业农村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陈萌山说,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夏粮增产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冬小麦生产实现了“八连增”,“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充足,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为保障供给、管理好通胀预期赢得了主动,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萌山介绍说,目前早稻生产形势良好,从南到北已陆续开镰,预计产量是增长的态势。秋粮生产进展顺利,已播秋粮作物出苗整齐、长势正常,全年粮食生产形势总体较好。畜牧业发展趋势向好,渔业生产基本稳定。农产品价格总体平稳上涨,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价格呈总体平稳上涨态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重大动物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上半年全国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7%、99.5%和97.1%,蔬菜、水产品合格率同比分别提高了0.8和0.5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形势良好,农民现金收入快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706元,同比增长2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7%。
陈萌山说,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呈加重发生趋势,部分地区人畜共患病风险加大,防灾减灾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农资价格、农业用工价格、防灾减灾费用等上涨,农业生产成本上升明显;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等。要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圆满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任务还很艰巨。
新华社记者:为什么经历前期这么长时间的干旱,夏粮依然会获得丰收?
陈萌山:今年夏粮丰收已经到手,特别是在北方的冬麦区遭受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归功于五个因素:
一是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特别是夏粮生产。针对北方冬麦区的严重干旱,国务院在50天之内召开4次常务会议和2次全国性的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粮食生产,极大地调动了各地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国家还启动了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在全国营造了支持和发展粮食生产的好氛围、好环境。
二是政策支持力度大。今年农业“四补贴”规模达到了1406亿,比去年增加了14.7%,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249亿元全部由中央财政补助。大幅度提高并及时公布了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小麦每斤比上一年提高了5~7分,在夏粮生产的关键时节,又增加了129亿元资金支持抗旱工作,政策的针对性之强和力度之大都是历史上少有的。
三是抗旱减灾成效明显。农业部先后派出52个工作组和专家指导组深入重灾地区指导抗旱措施的落实,冬麦区完成抗旱浇水1.62亿亩次,弱苗施肥8000多万亩,促进小麦苗情迅速转化升级,掌握了粮食生产主动权。
四是科技增粮措施实。夏粮高产创建示范片达到2000个,比上一年增加了1倍。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深松整地、播后镇压和“一喷三防”,所有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小麦单产提高。
五是天道酬勤。在去年墒情较好的基础上,及时进行抗旱浇麦、弱苗施肥,为抗旱赢得了主动,再加上下了两场及时雨,人的努力和天帮忙相结合。
此外,主产区普遍增产和西南地区的恢复性增产也是重要原因,像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五省增产达到31亿斤,像云南、贵州增产33亿斤。
夏粮丰收贡献突出,意义重大。为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基础,提振了信心。为保供给、稳物价、管理好通胀预期、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我国冬小麦连续8年增产,一共增产了572亿斤,对平衡全球的粮食供求,稳定国际市场的价格也具有重要意义。
夏粮丰收打破了粮食生产“两增一平一减”的传统周期,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和农业生产,政策支持有力的结果,是依靠科技促增产、强化指导抓落实的结果。在灾害发生的时候,我们及时地向社会公布灾情,媒体广泛的报道灾情,通过广泛动员形成抗灾减灾的合力。今年夏粮获得丰收说明,气象灾害不等于农业灾害,农业受灾不等于农业减产。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7-16/169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