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陕西苹果:创造农业奇迹


    □□

    由于充分利用了当地独特的自然禀赋,由于咬住农民致富的目标不放松,更由于陕西省委、省政府20多年锲而不舍地真抓实干,所以陕西苹果创造了太多的全国和全球第一,创造了苹果发展史上的奇迹,也创造了农业发展的奇迹。它更大的价值在于:改变了陕西25个贫困县、数百万曾经徘徊在贫困线上农民的命运,造就了陕西省最富有的农民群体。

    常永平

    陕西的渭北旱塬曾是干旱、荒凉、贫瘠的代名词。如今,层叠起伏的黄土高坡,是如云如霞的苹果林海,这里出产苹果,出产全世界最好的苹果。

    去年秋季,渭北高原到处弥漫着醉人的果香。这一年,春无霜冻,夏秋降水充分,陕西苹果产量骤升至856万吨。面对如此大的产出,许多人都捏了一把汗,担心滞销。

    但最新的报告显示,据全省5个苹果主产区统计,截至2011年5月25日,全省苹果销售855.91万吨,占上年苹果总产量的99.99%,陕西2010产季苹果基本售罄。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与其他主产省不同,本产季陕西苹果竟出现了少有的俏销和历史上少有的高价位。

    几个数字在发问

    2010年,陕西省苹果种植面积达

    902万亩,产量856万吨,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3和全球的1/8。近几年,无论全球还是国内,苹果生产都在缩减,而陕西省却逆势而上。

    目前,陕西苹果建成绿色苹果基地300万亩,有机苹果基地15万亩,出口注册果园86万亩,优果率达7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品质成为陕西苹果的核心优势。

    如今,陕西年产浓缩果汁60多万吨,90%以上出口,出口量占全国的六成,占全球贸易量的四成,全球3杯果汁就有一杯来自陕西,在世界浓缩果汁企业前5强中,陕西省就占了3个。

    2010年,陕西全省果业增加值达196亿元,基地县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70%,洛川、宜川等基地县果农人均苹果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8000元。全省从事果业人数超过1000万,每4人中就有1人从事果业。

    结构调整

    苹果成为大产业

    渭北高原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土壤富含微量元素、无工业污染,是我国唯一符合7项苹果生产气象指标的最佳优生区,这里是发展优质苹果的天择之地。然而,过去这里的农民只知种小麦,由于干旱,广种薄收,一直生活在贫困线上。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业开始结构调整。陕西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苹果发展的政策举措,在市场驱动下,全省苹果业迅猛发展,面积从1978年的80万亩发展到1996年的753万亩。苹果给陕西人带来了大把的财富。

    然而,市场风云突变。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苹果价格下跌、市场滞销,产业“惨不忍睹”,陕西果区“挥泪砍树”随处可见。

    苹果的大起大落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苹果“太多了”的呼声不绝于耳。陕西省在经过了全面而又深入的调研后认为:陕西苹果的症结不是总量太多,而是区域分布、产品结构、种植模式等方面存在问题。大力发展苹果产业,陕西省态度坚定,措施有力。

    2001年,对陕西省果业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这一年,陕西省果业管理局成立,从此,一个全新的机构,承担起全省果业生产、加工、储藏等综合管理与协调职能,使果业发展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陕西果业开始了新世纪的振兴之旅。巧合的是:首任局长叫王振兴,执掌陕西果业已十年。

    园艺革命苹果种得好卖得贵

    也就在2001年,以提高苹果标

    准化生产的“四项关键技术”脱颖而出,陕西开始了一场涉及数百万果农的“园艺革命”。“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过去稠密的果园,经间伐数量由过去每亩80多株减少到30多株,每棵树十多股大枝,减成六七股,树枝舒展了,园子透光了,通风了,化肥改成了有机肥,果农们发现,新果园结的果子果形整齐、果色鲜亮、果个变大了,一个顶过去五六个的价钱,过去一亩苹果就卖1000多元,而今各个果园年收入五六千元。

    都知道陕西苹果好吃,除了独有的自然禀赋外,还在于陕西果区实行的“果、畜、沼、草、水”五配套的生态生产模式,以及通过果树枝粉碎腐熟堆沤还田、果园种草和发展养猪业等多途径增加土壤有机质。如今,渭北苹果几乎全部套袋,为减少农药使用,陕西果区还普遍采用了“灯、板、袋”等物理及生物防虫技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苹果 群体 果汁 干旱
下一篇 :果丰果农乐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