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访台商创业园听现代农业故事


访台商创业园听现代农业故事

  □□ 本报记者蔡茂楷文/图

  福建是全国最大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有4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至2010年底,4个创业园累计有378家台资农业企业,引进台资4.6亿美元。日前,记者来到永福、漳浦、清流、仙游4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聆听台商、台农们一个个创业故事,也体悟着他们对现代农业的生动实践。

  比品质:喝豆浆的高山茶

  在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有一群快乐的茶人,他们坚持品质第一,用自己的创业故事,书写着现代农业的品质观。

  “你看,你看,我茶树‘喝’的豆浆,比人喝的豆浆浓得多。”5月6日,一场小雨过后,记者来到有着大陆阿里山美誉的闽西山区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在台农谢东庆青翠欲滴的茶园里,正巧遇见茶农把十几桶豆浆往大桶里装,通过水管浇灌茶树根部。来自台湾南投县的谢东庆,1996年就来到永福,是永福种茶第一人。坚持品质第一的他,已拥有1200亩茶园,年产茶10万公斤。

  已三辈做茶的陈添洲也有着同样的感受:“现在做农业,比的就是品质。我的茶能很容易地通过欧盟240多项农残检测,直接出口欧洲。”鸿鼎茶业公司总经理林宜德,对茶业品质有着更深的理解:“高品质,也意味着高投入。7年间,我们已投入5000多万元。”

  “台商们的实践给全市农业带来了全新的理念。”漳平市副市长吴小玲很是感慨,“永福原来基本不种茶,现在茶园面积达4.8万亩,并且全是高品质的台湾高山茶。”

  “玩”精致:温室里的蝴蝶兰

  “蝴蝶兰是最绚丽多姿的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花能与之媲美。”在漳州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聚集着一群“玩”花人,怀着对蝴蝶兰近乎虔诚的执着,他们精耕细作,诠释着现代农业的精致要素。

  台湾大学园艺系硕士生张唐维,已经决定一辈子做蝴蝶兰:“在台湾,不走精致农业之路绝对不行。台湾的精致农业也是逼出来的。”8年前,在朋友介绍下,他把事业和生活的重心转移到漳州,成为第一家落户漳州花博园的蝴蝶兰培育企业。现在他们公司每年都推出30到50个新品种,年出口超800万美元。

  “产品精致,就会有广阔的市场。”杰腾生物公司厂长苏士格向记者分析着蝴蝶兰市场。大陆的经济在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名贵花种的蝴蝶兰越来越成为普通百姓的日常必需品。

  标准化生产:生机无限的鲜切花

  短短几年间,三明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的“鲜切花之乡”已闻名福建,凭借严格的标准化生产,花仙子、森源兰蕙、青龙生态兰花等一个个台资企业应势而起,全县鲜切花面积已达8300亩。

  “标准化就是效益。A级、B级、C级,不同等级的花,市场价格完全不一样。”花仙子花卉公司吴晓秋虽然学的不是农业,然而短短几年时间,对花卉标准生产已颇有心得,“虽然五月不是高产季节,但每天都出产500扎玫瑰。”运用台湾的标准化生产理念,吴晓秋已投资700多万元,建立了200亩玫瑰花基地。

  看中潜在的大陆市场,50多岁台商吴森源创办的森源兰惠公司已投资1100万元,建立了1万平方米高标准的国兰生产基地,另外1万平方米基地已完工4000平方米。向标准要效益,森源兰惠公司正计划由公司提供技术指导,采取“公司+农户”方式,进一步扩大规模。

  “抱团 ”发展:漫山遍野的台湾甜柿

  甜、鲜、脆、大,虽然都是柿子,但台湾甜柿和我们平常所见的柿子却差别很大,一个甜柿售价曾卖到过12元。在莆田仙游台湾农民创业园,台商们“抱团”创业,互学技术,互传经验,共同经营着“亚洲最大的台湾甜柿基地”。

  “经营的人多了,就会形成规模,就会形成竞争优势。”山益生态农业公司王贵铭毫不保留地介绍创业心得。开发山地,之后转让经营,从而吸引更多人进来,按照这一模式,王贵铭几年间共开发了1.7万亩台湾甜柿,其中1.4万亩转给别人,自己经营的大约只有3000亩。

  仙游县委书记林建明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仙游是一个有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小、散等因素造成了农业竞争力不强,在创业园示范下,“抱团”发展已成为仙游农业新思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蝴蝶兰 大陆 标准化生产 花卉
上一篇 : 董存瑞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