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可曾见母亲的黑发已染霜华


    子墨

    生命中总有一个人,默默将我们支撑;生活中总有一种爱,让我们泪流满面。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在汶川地震3周年之际,我们无法不再想起那场自然灾害中涌现的一位位母亲,她们跟普天下伟大的母亲一样,用无言的奉献让我们明白:母爱,是和煦的春风抚慰我们的心灵;母爱,是沿途的明灯照亮我们的人生道路;母爱,是寒冬的火把,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家……

    ●2008年,在广州打工的李洪回到震后的老家四川绵竹,当她获悉自己再也听不到9岁女儿的呼唤时,一下子瘫倒在地。2009年,她躺在绵竹九龙镇由板房搭建的医院里,以33岁的高龄迎接腹中新生命的到来。地震之后,像其他许多失去孩子的母亲一样,李洪冒着高龄生产的危险和巨大的心理压力,选择了“再生产”,要为家庭带来新希望。

    ●在山东省淄博山区一个叫天津湾的小村里,住着“俺的爹娘”。他俩相濡以沫,共同生活了72年。俺把镜头对准了爹娘,记录他俩30年间的生活片断,真实、质朴的每一个真情瞬间,编织出一段两个世纪老人平平常常的故事……这是一个名叫焦波的人拍摄的《俺爹俺娘》的主要内容。焦波花了三十年时间,用镜头真实、质朴,影印出一个个真情瞬间,编织出一个游子思念家乡、想念爹娘的图片散文故事。

    ●2010年台湾一个最感人的视频《母亲的勇气》,讲述了一个老妇人,因为携带违禁品,在委内瑞拉机场被拘捕。她告诉他们,这是一包中药材,她是来这里炖鸡汤给刚生产完的女儿补身体的。这个妇人叫蔡莺妹,63岁,第一次出国,不会英文,没有人陪伴,一人独自飞行3天,3个国家,3.2万公里,只为带中药材去给刚生产的女儿煲汤。她曾在拥挤的异国人群中狂奔摔倒,曾在午夜机场冰冷的坐椅上蜷缩,也曾在恍惚的人流中,举着救命的纸条卑躬屈膝……这一切不过只是想亲眼看看自己的女儿。

    王玉霞(大学教师):

    前段时间,网络上一直在讨论中国式“虎妈”教育的对错与否,其实看完李洪对待生命的举动和态度,我想答案已在眼前。作为母亲,她坚强地面对生活的无情,命运的坎坷,她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孩子!她将自己所有的一切全部付出,不言自己会遇到多少艰难,多少危险。看着她的故事,我不由再度想起了汶川地震中那首震撼人心的诗歌《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

    程采(媒体记者):

    几年前看过焦波的《俺爹俺娘》,那两位世纪老人30年间的生活片断,透过一帧帧的老照片,让我们都看到了自己父母颤微微的身影,看到了一种无言的震撼。这些照片,有血有肉地告诉了人们:什么是中国伦理,什么是东方亲情,什么是华夏子民。在这个高速运行的现代化社会中,这些老照片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朴素的家庭力量。这力量体现在每一个人的心底,力量的源泉直接来自我们的爹和娘。爹和娘,是我们生命中最直接的线索,我们谁也无法逃脱的亲情捆绑,我们谁也躲不掉的终身牵挂。

    李利丰(广告公司职员):

    《母亲的勇气》这段视频,我曾连续看了很多遍,每次都会感动地流下泪水。看过之后,我曾想过问问母亲,问她会不会有这样的勇气,为了看孩子而独自出国?独自飞行三天、三个国家、三万两千公里?后来母亲很认真地告诉我:出国不太敢,坐飞机什么的都没问题。

    其实,普天下的母亲谁又没有这样的勇气呢?记起上学时经常背诵的“林欲静而风不止”,之后才知道这句话的下半句是“子欲养而亲不待”。有时在电视节目里看到某家有多个儿女,大家坐在一起谈条件,条件谈不拢就没人赡养老人了,这叫什么事啊?常说“百善孝为先”,孝顺对于我们来说真是很难吗?看完这些伟大的母亲的故事,相信我们都会去想想自己该如何孝敬一下自己的亲人,以免遗憾、悔恨终生。

    醍醐灌顶

    普天下最平凡的是母亲,最伟大的也是母亲。从来没有一种文字能够写尽母爱,因为文章是有长短尽头的,而母爱,却是无痕的岁月,贯穿着我们生命的全部。——唐唐上帝不能爱世上每一个人,就给每人一个母亲来代替! ——网友阳江一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新希望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