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章丘供销社重生之“变”


章丘供销社重生之“变”

  □□ 本报记者宁启文通讯员安宝奇

  忙碌有序的大型配送中心、上千平方米的便民超市、覆盖乡村的直营加盟店……近日,记者在山东省章丘市采访时,被该市供销社用现代服务网络构建的营销实体所震撼。供销社人自豪地说,黑屋子、木台子、小门小店土包装的供销社,已经成为历史。

  近年来,章丘市把陷入困境的供销社,放到全市“三农”工作大局中寻找出路,再次擦亮一度暗淡无光的金字招牌,一个扎根农村、立足农业、为农服务的供销社又回到了百姓身边,成为富裕章丘、和谐章丘、幸福章丘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谋变,思想作先导

  在全国百强县市章丘,供销社是最老的公有制企业,正因为老,积弊较多,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曾跌入低谷。长期以来,破产关停、网破点毁、债台高筑、下岗失业成为章丘供销社的“热点”词。

  数据记载了历史的真实:截至2006年,全市供销社系统23家集体法人企业中,有22家破产。全系统最大的支柱企业,年产值曾超过10亿元的康泰集团负债近2亿元,被迫关门。全系统4000多名员工下岗失业,长期拖欠干部职工工资集资1.5亿元。下岗职工数年上访,仅市级以上集体上访就达1万余人次。人们戏称,供销社成了名副其实的“共消社”,渐渐淡出了城乡居民的视野、淡出了城乡大市场。

  此时的供销社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处置遗留问题,而后结束历史使命;二是重新寻求定位,找到新的出路。章丘人选择了后者,他们认为农民需要组织、城乡需要连接,供销社是最好的纽带。那么,如何让一个几乎失去了生存希望的传统经济组织,焕发出勃勃生机?新时期,供销社究竟有多大的发展空间?能够进入什么样的发展领域?“变”成了章丘市委、市政府领导想得最多的问题,“谋变、思变”成了供销社系统最迫切的要求。

  多年来坚持以“工业立社”为指导思想的供销社必须要探索寻求前进方向、做出艰难抉择,必须重新确立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

  经过调研、实践的磨合,章丘供销社人统一了思想:供销社姓农属商,根在农村,服务对象是农民,要实现供销社又好又快发展,就要准确把握供销社性质,高举为“三农”服务的大旗,坚持开门办社、合作办社,做新农村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得到不断壮大发展。

  只有扎根城乡,才能重获新生。2007年,由市委书记牵头抓,市长、分管副市长靠上抓,市乡两级31名留守的共产党员变“守摊者”为“铺路人”,组成新一届章丘市供销社党委。他们依法清理逾期债权,一次兑付职工工资、集资、失业、工伤、养老保险等6186万元。通过资本运作盘活资产,从服务“三农”入手,全力构建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章丘供销社踏上了改革发展的复兴之路。

  求变,体系强支撑

  谋变的思想指引带来了求变的一次次生动实践,实现以惠农凝聚百姓,以共享传送温暖,推动城乡统筹,和谐发展。

  扎根城乡,就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必须在农村大市场上独辟蹊径,变地摊同质竞争为惠农特色发展,形成独具章丘特色的供销社改革发展模式。

  他们采取的战略是“农村包围城市”,先后在南部山区、中部重镇、北部沿黄设点经营,渐次拓展。从市驻地明水到乡镇驻地,到村;从农资生产企业,到涉农机构,到生产基地;从一般日用品,到农资、农产品、再生资源。横到头,纵到边,供销社实现了在全市城乡扎根重生,全方位构建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

  比如在布局全市城乡的日用消费品、生产资料、农产品购销等经营服务体系时,他们以市配送中心为中枢“穿针”,以乡镇驻地为根本“引线”,同时,以分散在全市600多个村的个体经营门店为基础,进行加盟改造,在全市实行统一标识,统一经营,统一进货,统一价格,一举净化了农村消费大市场,破解了农村市场中一些社会难办,群众难受,政府难管的大问题。如今,当年的供销社又回来了,所不同的是,发展方式、发展理念、发展路径,打上了新的时代烙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清理 生产基地 干部职工 营销
上一篇 : 图片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