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环保、质监、农业等部门都实行监测,可谓监测多途,但效果平平。笔者认为,农村环境监测应实现四个结合。
常规监测与重点监测相结合目前农村环境监测实际上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其监测内容、监测指标、监测频次等尚不明晰,监测工作还尚未实现常态化,农村环境监测与农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需求和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的需要不相适应,在此前提下,应该积极地推进农村环境监测,针对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环节,诸如饮用水水源、城乡结合部、规模化养殖场和化肥农药等农业面源为主的农业污染源等重点地段和疫病发生期,应该实行重点监测。
被动监测与主动监测相结合目前农村环境监测力度,还相对较弱,农村环境监测的形式还处于不规范的状态,农民群众如果没有监测诉求、非特殊时期或者项目建设没有特定要求,监测责任主体一般不会实施监测,监测处于被动状态。而这种监测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针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牵涉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要实行主动监测,发布监测信息,确保农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知情权。
独立监测与联合监测相结合现在农村环境监测的基本形式,还是由环保、农业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以部门业务工作需要为出发点,独立地针对某一监测需要开展监测活动。其监测成果、信息发布、农民群众对环境诉求的救济渠道等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限。因此,实现农村环境监测工作的联合、层面的延伸、力度的扩张、资源的共享,采取独立监测与联合监测相结合,是切实可行的。
职能部门监测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农村环境各种条件和元素也在发生变化,只有身处其中的农民群众才有切身的感受,才最有发言权。因此,对农村环境的监测,职能部门发挥业务主导作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监督支持,才能起到作用,这是农村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方向。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4-23/164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