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有了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10%左右,已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完全有能力、有条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三化同步”。
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深入分析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基础上,中央立足全局、审时度势作出了“三化同步”的重大战略决策,着眼点就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补齐农业这个短板,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面貌,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二、建立健全保障“三化同步”的体制机制
“三化同步”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任务,也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原则,必须贯彻到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领域各环节。要加快建立健全保障“三化同步”的体制机制,加快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产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持久的动力。
第一,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机制。基于农业公益性强、比较效益低的特征和我国农业经营规模较小、农民收入较低、积累能力较弱的特点,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在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的同时,不断加大政府的支持保护力度。一是健全财政支农投入机制。中央已经明确了新时期增加“三农”投入的原则要求,即要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各级政府应按照中央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农业投入稳定增长。二是健全农业补贴机制。经过几年努力,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包括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补贴制度。今后,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要进一步扩大农业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补贴办法,新增补贴重点向主产区、重点品种、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倾斜。三是健全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要完善主要由农产品市场供求决定价格的机制,加强农产品市场调控,科学把握储备调控、进出口调剂的时机和力度,适时采取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措施,确保在农产品供求紧平衡时期,农产品价格能稳步、温和上涨,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成本收益、供求情况、市场价格等因素,逐年适当提高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对城乡低收入群体可以通过增加补贴的办法,保障其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第二,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要根据这一要求,不断深化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领域的改革。一是要健全土地增值收益主要用于农业农村的机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发挥市场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要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确保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确保复垦耕地质量、确保农民利益。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必须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完善宅基地管理机制,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二是健全农民工报酬增长机制。加快完善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动农民工工资水平适度、合理上涨。三是健全信贷资金投向农业农村机制。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税收优惠、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发放农业农村贷款,通过健全考核制度、加强监督检查等措施督促金融机构严格执行有关支农规定,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扩大农户小额贷款投放,努力满足农民信贷需求。加快发展农业保险,加大保费补贴力度,完善补贴办法,健全再保险体系。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4-08/164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