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
老婆真是英明,这学期给儿子换了家幼儿园。
新园是几位高校教师自主创办的,他们都为人父母且对现行幼儿教育执不同理念。入园第一天,有同学不肯午睡,童言无忌地大叫:“就不睡,破老师!”看见儿子愕然的样子,老师走过来关切地问:“有什么问题么?”“我觉得他们这样说不好。”儿子回答。“没什么呀,发泄一下嘛。如果你想说,你也可以这么说。”老师鼓励他。“我不说。”显然,相对儿子的过往,这里是一个新的语境。饭桌上,听着老婆绘声绘色描述,老怀表“啯”一声咽下一口二锅头,溜须逢迎的话嘴边现成——“这个园转对了!”马屁里面有真情。我是由衷景仰老婆的圣裁圣断,为儿子能在一个宽松、宽容的环境中成长额首称庆。
4岁的儿子插进开蒙班,班里《千字文》已经讲了一半,老师嘱咐我们在家把前面课程补上。这两天老怀表和儿子一躺在床上就“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现在的儿童读物真是美轮美奂,书页有带光盘的、房子拽出来是立体的、画面是可涂抹的、人体是掀开肚皮能看见五脏的、动物是能触摸皮毛质感的……看着客厅、卧室成堆成摞的读本、画本我常寻思,这些宝贝可千万别白瞎喽,等过两年儿子不再抱着它们咯咯笑的时候,一定要给这些好玩意找个合适的地界儿派上用场,让一茬茬孩子从中汲取知识和快乐。
前两天,和同事到京郊延庆县观摩了一间农家书屋,管理员是位俊朗的大学生村官。老怀表提了个例行问题,你这里有学龄前儿童看的书么?“有。”来自湖南郴州的小伙子边说边拿出一本连环画。“不是这个。”我说,“这最多算是妈妈和宝宝一起看的,我要的是宝宝自己能看的书。”“那就没有了。”尽管一些地方为农家书屋配置书目,规定了少儿、幼儿读物15%的比例,但在老怀表先后考察过的书屋里,尚没有看到真正意义上的学龄前儿童读物。
“两会”期间,分别拜托人大、政协两个采访组写点农家书屋稿件的计划泡汤了,记者说没发现有人提起这个话题。扼腕之余遐想,如果我是代表、委员,一定会呈上一份提案或者建议,从城市以一折价位回购闲置幼儿读物,投放到劳动力外出最多的地区去。2010年,农民工总数已经达到2.42亿,按这个数据估算,农村留守学龄前儿童恐怕要有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农家书屋能不能给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提供一个欢欣的角落呢?
甘肃省山丹县外出打工农民工很多,为此妇联开通视频,安排父母和子女在网上相见。妇联主席指点着现场拍摄的图片介绍说,有位远赴新疆几年没回家的爸爸,在视频上已经认不出自己女儿了。人有离合一家家日子过得真不容易,月有圆缺一天天我们谁也不能闲着。总该为那些常年远离父母的孩子做点什么。
这次“两会”一个标志性成果就是告别GDP崇拜,幸福指数的追求将成为导向。以今天全民形成的共识再来审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原来我们做这件事只有一个目的——提高农村居民的福祉。如果从这个原点出发,我们是不是在配置书目的时候应该给宝宝们多留下一点份额呢?
老怀表一介布衣,只能以一个父亲的名义絮叨几句。我不想说书架上那些无人问津的角落,我只说幼儿读物一定是农家书屋借阅率、浏览率最高的书籍,因为那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欢愉和慰藉。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3-24/163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