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走在路上
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一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值得为之活着,必要时也值得为之献身,这就是信仰。每一个不甘心被世俗生活的浪潮推着走的人,总是想为自己的生命确定一个具有恒久价值的目标,这便是有信仰的人生。
18年前,孙月光还是赤峰市喀喇沁旗孤山子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一次无意的观察,让她洞悉了一名聋儿的世界。从那一刻起,带着对“每个孩子都有听见世界的权利,每个孩子都应该会喊一声妈妈”的信仰追求,她用爱教会了180多名聋儿开口说话,让他们从此有了与外界、与他人沟通交流的物质条件。
信仰生活,未必要皈依某一种宗教,或信奉某一位神灵,而在于相信人生应该有崇高的追求,有超出世俗的理想目标。从上海繁华的都市来到陇原玛曲草原,王万青医生立下了扎根草原的铮铮誓言。寒暑春秋,他默默坚守自己的承诺43载,坚守一名医生的职业道德,他用自己的执著与坚定救治牧民无数。已故著名作家史铁生也曾说过:“皈依并不在一个处所,皈依是在路上。”这条路,没有一个终于能够到达的目的地,但并非没有目标,走在路上本身即是目标存在的证明,而且是唯一可能和唯一有效的证明。
信仰是内心的光,它能照亮一个人的人生之路。每个追求者都渴望成功。然而,还有比成功更宝贵的东西,这就是追求本身。史怀泽是本世纪最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之一,也是动物保护运动的早期倡导者。他明确地提出:“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他的出发点不是简单的恻隐之心,而是由生命的神圣性所唤起的敬畏之心。正是怀着这一信念,史怀泽几乎毕生圣徒般地在非洲一个小地方行医。全国种粮标兵葛浩新,从当初流转承包土地数十亩到现在包地一万两千余亩,13年间,他所改变的,是他土地承包规模上的数字变化;没有改变的,是他要让土地产粮、农民丰收的信念目标。
托尔斯泰年老的时候,一个美国女作家去拜访他,问他为什么不写作了,托尔斯泰回答说:“书太多了……我们不应该再写书,而应该行动。”的确,凡是的人,行走的坚定就已经是信仰的成立。
孟昭华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3-12/133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