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京郊农民过上城里人生活


“三个一批 ”齐给力 京郊农民过上城里人生活

  在新楼房里安家,在新企业中就业,在新单位里领工资,即使是在家里休息也有了保障……如今,生活在京郊的农民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享受到了和城里人一样的保障。

  加快城市化进程吸纳一批

  借鉴海淀区北坞村和朝阳区大望京村的成功经验,海淀区唐家岭村、昌平区回龙观村等一批城乡结合部地区重点村正逐步改变着那种“开得起好车、走不上好路;买得起好酒、喝不上好水;养得起好胃、养不起好肺”的苦涩局面。

  据了解,2010年3月,唐家岭地区村民回迁楼及多功能产业用地正式奠基。这不仅意味着唐家岭村整体改造全面铺开,而且也标志着北京城乡结合部50个重点村城市化工程的攻坚战正式打响。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50个重点村规划方案就全部编制完成,目前,这50个重点村的“拆建、转制、转居、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进展迅速,有8个村已完成搬迁、1个村建好回迁安置房、6个村完成整建制农转非、24个村完成产权制度改革。据初步测算,未来列入中心城、中心城外围大型边缘组团以及11个远郊新城规划范围的900多个行政村,约85万农民将纳入城市化范围,成为新型市民。

  农村城镇化聚集一批

  随着中粮集团落户房山区琉璃河、中青旅进驻密云县古北口,萨博汽车、新能源汽车分落顺义区赵全营和大兴区采育,汽车动力总成项目、现代汽车二工厂分别在通州区西集、顺义区杨镇安营扎寨……从高端制造业到现代服务业,再到生态旅游产业,小城镇建设在寻求壮大产业、增强聚集功能的转型之路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据了解,按照“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镇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思路,小城镇建设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总体规划基本完成,在北京市郊区114个需要编制总体规划的乡镇中,已得到正式批复的有107个;42个重点小城镇中,有40个镇的总体规划得到了批复。2010年6月,新一轮小城镇产业发展拉练观摩活动拉开序幕,建设中的小城镇产业发展呈现加速态势。截至目前,42个重点小城镇,有47块土地纳入土地储备,预计总投资500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65.19亿元。在这些重点小城镇中,分布有10个市级工业开发区、20个市级农民就业产业基地,10余万农民在此就业。据初步统计,2010年,42个重点小城镇累计引进企业18636个,企业总收入约949.3亿元,利润总额达到54亿元。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升一批

  位于大山深处的房山区龙门台村,原本243户人家分散居住在6个自然村,偏僻又落后。而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龙门台村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成立了“联合党支部”,推动了迁村并点,形成了两个居住社区,走出了世世代代山里人的命运怪圈。

  据介绍,随着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全面完成,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试点工作已陆续展开。在郊区每个区县将确定1-2个试点,全市重点抓1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在科学规划和政策引导下,按配套提升或就近改造、集并的要求,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基本形成城镇化配套标准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满足农民正常住房改造建设需求;基本完成新型农村社区的规范化管理与转型,最终实现“产业发展、就业充分、环境宜居、住房舒适、设施配套、服务均等”的发展目标。2011年,全市将从科学编制试点规划、探索和完善试点用地政策、引导农民建设新型住宅、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推动试点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重点推进。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北京已探索出了保留原貌、配套提升,原址改造、滚动发展,政策引导、渐进集并,搬迁重组、异地建设等模式,有力地推动了郊区城镇化进程。   顾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产业基地 政策引导 基础设施建设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