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辉煌十一五喜看新三农


辉煌十一五喜看新三农 ——广西农业五年发展亮点扫描

  “十一五”时期,是广西农业发展迅速、成果辉煌、鼓舞人心的5年。5年来,在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农业部等部委办局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广西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农业科技创新不断进步,农业人才素质明显提高,农业优势产业跨越发展。

  这5年,广西先后克服了冰冻、大旱、台风、洪涝、病虫害等重大灾害和世界金融危机等多重影响,农业发展令人瞩目,亮点纷呈。据初步预计,2010年广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10亿元,农业增加值1590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80.2%和74.2%;农民人均纯收入4400元,“十一五”5年年均增长12.4%。

  “三避”金橘走俏世博

  春去夏近,别处的金橘早已下树,广西阳朔县白沙镇富马村段光友采用“三避”盖膜技术种植的金橘依然果实压枝。这背后,是阳朔金橘与上海世博会的一段“奇缘”。段光友家20吨鲜果被上海客商以每公斤12元的价格买下,并运往上海销给世博会嘉宾。

  冬季时节,在阳朔县白沙镇连片万亩的金橘果园里,一张张白色的塑料薄膜将一株株金橘树罩在下面,好像为果树加盖了一张张巨大的被子,非常壮观。这就是广西农业部门大力推广的“树冠盖膜避寒技术”。树冠覆盖薄膜的效果令人振奋:既可避雨防止果子开裂,又可增加光照延长金橘生长时间,提高了单产和优果率。在2008年初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中,阳朔县运用“三避”技术的5万亩金橘在塑料薄膜的保护下,产量提高20%多,产值增加约1倍。

  新闻延伸:“十一五”以来,广西累计推广“三避”技术1.14亿亩,新增农业效益100亿元以上。目前,广西“三避”技术从地膜覆盖发展到塑料大棚、树冠盖膜避寒、盖棚避雨、网棚遮阳、果实套袋等多种模式,先后探索出50多类200多种模式,涉及瓜菜、水果、花卉、烟叶、桑蚕、水稻、玉米、马铃薯等。

  稻藕套种钱粮双增

  地上长稻谷,地下种莲藕,已成为广西宾阳县黎塘镇一道别致的风景。晚稻收获季节,在广西宾阳县黎塘镇稻藕套种示范基地,专家现场测产验收显示:稻藕套种亩产水稻424.4公斤,亩产莲藕3389.1公斤,分别增产14.1%和17.5%。宾阳县黎塘镇司村农民玉壹初说,以前田

  地单种莲藕,日常口粮要到市场上买。现在水稻莲藕套种口粮有余,莲藕收入还不减。

  经过几年发展,宾阳县已推广稻藕套种模式2万多亩,广西各地也陆续推广这一技术,成为广西农业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10多位院士和近百名专家考察宾阳现场后都十分赞叹。中国工程院袁隆平院士认为这不仅是一个创新,而且是一个奇迹!并欣然题词“稻藕套种很妙,钱粮双增更好”。中国科学院陈文新院士说:“看了稻藕套种这个好技术,我比游桂林山水更开心,广西稻藕套种是全国首创。”

  新闻延伸:2008年以来,广西全力推进“千万亩间套种推广行动计划”,每年以200万亩的规模扩大发展,3年累计推广间套种1466万亩,新增农业产值27.4亿元,成为“良性循环、种一得二、叠加增收、农民欢迎”的好技术。目前,广西已形成“三套”(粮粮套、粮经套、粮油套)多种间套种模式,专家高度肯定广西“三套”技术推广实现了创新模式最多、推广速度最快、应用规模最大、综合效益最好、社会影响最广“五个全国之最”。

  超级稻单产超800公斤

  广西灌阳县中稻超级稻“Y两优302”超高产栽培示范点实测亩产813.3公斤,为广西水稻种植最高单产;该县晚稻单块田亩产也创出了708.2公斤的高产纪录。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袁隆院士平给予充分肯定。

  近年来,广西把超级稻示范推广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大力实施“千万亩超级稻行动计划”,聘请袁隆平等13位院士为自治区主席农业院士顾问,近年来广西投入2亿多元(含良种补贴资金),实施超级稻种子补贴,加强技术指导培训,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接受、广泛参与的整体推进格局。广西建设了80个超级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14个百亩高产攻关田,总面积160多万亩。据测产,平均亩产533.1公斤,比上年增75.3公斤。去年,广西示范推广超级稻1030万亩,比上年增加215万亩,预计促进粮食增产8万吨以上,增收1.6亿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葡萄 粮食 蔬菜 农业发展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