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农业造成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中央和各地及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有力平复了疫情对农业生产的短期冲击,春耕春管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流通有序推进。但从长期看,疫情对农业后期的潜在影响正在缓慢释放,应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给予足够重视,全力保障全年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第一,从短期影响看:
——对粮食生产的直接冲击有限。虽然疫情给部分地区物资流通带来了一些困难,但总体而言,各地备耕开犁没有出现较大问题,粮食生产情况总体正常。早稻主产区水稻春播已错开疫情管控高峰期,播种总体影响有限。冬小麦主产区受疫情影响不大,且多为开放、通风较好的空间,基本没有影响春季田间管理。玉米、大豆主要集中在东北和黄淮海地区,由于主产区和播种期均错开疫情严重区域及时段,备耕春耕进展有序,总体影响不大。
——对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带来区域性、阶段性滞销冲击。疫情发生正值春节鲜活农产品消费旺季,受物流受阻、消费不振、供应链断裂等因素影响,一些地方出现农产品大量积压、销售渠道不稳、价格跌破成本线的情况。虽然部分地方、部分品种积极开动电商“带货”,但总体上已经形成了区域性、阶段性滞销,种植农户和流通企业前期损失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再生产、再投入的积极性,对整个产业带来的损失仍待评估。
——对畜禽和水产养殖造成短期较大冲击。疫情防控初期,各地交通管制和封村断路,致使养殖业饲料供应受阻、交易市场关闭,大量畜禽无饲料可用和被迫压栏,部分养殖户损失巨大甚至濒临破产。水产养殖分工高度专业化,上下游产业关联度高,因隔离管制和复工延迟对全产业链造成休克式损伤,并且湖北省是我国最大淡水养殖省份,大量水产品瞬间压塘,不仅给养殖户带来直接经济损失,还造成当季种苗供给失衡和供应断档。此外,特种养殖行业遭受重创,交易市场关闭,消费信心短期内难以恢复。
第二,从长期影响看:
——农资市场供给压力影响后期农业生产。因前期备货量较为充足,对南方春耕和北方冬小麦春管没有造成较大影响,春季农资供应基本稳定。但是,随着农资库存逐步消化,满足全年粮食和其他作物农资供给压力增大。特别是湖北是我国重要的化肥生产大省,化肥开工率较同期大幅下降。此外,化肥等部分农资“两头在外”,一头矿石资源需要大量进口,一头大量农资产品出口。2019年我国矿物肥料及化肥进口1110.4万吨,相比增加16.9%。近期境外疫情呈现快速扩散态势,如果短期内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影响化肥原材料进口。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20-04-20/272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