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来时,也有人背后议论:“大学生什么行业不好干,非得当农民?”但潘鋆皓有自己的理解,他说,“我已经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民,每天都与先进机器打交道,干的都是技术活,所以也很有自豪感。”工作的4年里,潘鋆皓不仅参加了村里的农业生产、乡村旅游等工作,还参与研发了万丰村的农产品追溯系统。“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有深深的眷恋。”
“农村人才需求太大了。”太仓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只要学到真本领了,用人单位都抢着要。”在太仓市举办的几次招聘会上,这些农业委培生都被“一抢而空”。工资也不低,底薪大多超过3500元,交齐“五险一金”,还有年终奖。潘鋆皓算了一下,2019年,除去五险一金扣除部分,他一共拿到了6万多元。
未来的村干部该如何培养?“村干部班”究竟怎样实现“量身定制”?对此,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与各县(市)组织、教育及农业等部门充分沟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第一学期,我们主要是学习公共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第二至第五学期,我们将派遣学生前往不同的实训基地学习专项技能;最后一个学期主要安排岗前专题培训和顶岗实习。3年的时间,学生们须修完2800个学时,其中理论学习占据45.1%,实践培训占据54.9%。”学院农学园艺学院院长颜志明介绍说。
据了解,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院联合相关部门在“定制”上下功夫,组建了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既有校内的专业教师,也有来自企业的管理者和种植大户。与此同时,学校还依据12个县市区农村不同的生产实际情况,组织与生产季节相吻合的实践技能训练。
“这种模式一方面很好地解决了我们的就业问题,也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通过专业的定制模式,有针对性地对我们进行培训,使得我们从学校踏入社会的这一阶段更为顺滑,也能够快速适应乡村基层工作。”潘鋆皓说。
2019年,委培定制村干部的县(市、区)增加至16个,招收160人。目前首届“太仓班”毕业生就业率为100%,学生就业满意度100%。“这批学生能吃苦、下得去、用得上,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能成为合作农场发展的主力军,在农场发展的各个环节独当一面!”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村党支部书记说。
抓住扩招机遇 创新教学模式
“农民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不能照搬普通学生,目前在培训内容的精准性上需要进一步提升。”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巫建华认为,应该突出产业引导,坚持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科学编制培养方案,设置实用性、操作性强的课程内容,从而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精准性。“传统的理论灌输已不能适应高素质农民的培训需求。除必要的理论引领外,更加注重现场观摩教学、实践教学、田间课堂等形式,提升培训效果,改变传统的‘黑板上教开拖拉机’的教学模式。”
什么才是农民喜闻乐见的教学资源?针对农民的教学资源必须简单易懂,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与枯燥的文字相比,图片、视频类资源更符合农民的认知特点。“目前,针对现代农业发展、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农民实际问题的‘微课程’资源、慕课资源还有待进一步开发。”教学处处长丁威说。
高职百万扩招,是不断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培养符合乡村振兴要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的重要政策举措,高职扩招培养高素质农民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重大意义,既是一项重大惠民工程,也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当地情况,优选扩招专业。把园艺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电子商务等5个区域经济建设急需和就业率高的专业作为扩招专业,开展专业共建和人才共培;创新招生考核方式。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招生宣传,针对新型职业农民、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等不同群体特点和受教育状况,免予文化素质考试,采取“综合素质评价+职业适应性测试”相结合的面试;做好分类教育教学工作。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原则,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采取弹性学制和灵活多元的教学模式,单独编班、单独教学、单独考核。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分类施教、因材施教,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依托725门在线课程,广泛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促进自主个性化学习。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20-04-03/346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