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乡镇提升服务能力的创新之举


  “受疫情影响,农场在春节前预订的1500株猕猴桃苗现在还没有按时交付,再拖下去即使种下去也活不了……”日前,左溪镇家谦家庭农场负责人陈家谦吃不下、睡不着,心急如焚。得知情况后,左溪镇“五个村官”服务站开始帮着联系种苗场商,不到3天就把种苗送到陈家谦手中。

  破解地理劣势,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这是庆元近年来一直在探索的重心。像“五个村官”这样的技能干部服务队,庆元还有很多,如贤良镇为住村干部配备“暖心包”,定期到联系村为留守老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基本服务,还有江根乡敲门服务队、岭头乡十大产业能人、张村乡“8090”青年联盟等等,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为方便住村干部系统地掌握村情民情,庆元县坚持和完善乡镇干部履职“百事通”工作机制,依托“一图一记一库一册一档”“五位一体”的乡情民情信息系统,通过进农村、访农户、记手记、绘地图的方式,动态记录村情民情,推动干部直接联系群众。详细的资料记录不仅有助于自身工作的开展,也解决了乡镇干部调动过频带来业务不熟悉等“后遗症”。

  疫情来袭,乡镇作为疫情防控的“前哨站”,走访摸排要到户、情况掌握要到人,这对乡镇干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这对庆元县黄田镇副镇长吴鸿芬来说却并不是难事,因为她有一件坚持了10多年的法宝——“住村台历”,里面密密麻麻地记着村民的家庭成员、联系方式、常住地址,疫情期间还多了一项内容——每天的体温测量结果。

  2015年,黄田镇深化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完善住村连心制度,试行干部“住村台历”工作制度,对村情民情进行实时登记、全程公开,倒逼干部用“大脚掌”丈量民情。“‘住村台历’让干部群众实现‘面对面互动、零距离对接’,展现的是沉到基层、深入群众的作风。”黄田镇党委书记李志远说,“住村台历”上还全面记录了辖区内困难党员、困难群众、返乡人员的基本情况,疫情期间连群众采购蔬菜、药品、煤气等生活物资的需求也一一罗列在内。

  为继续深化干部“住村台历”这一做法,不断加强住村干部主动服务群众的意识和本领,庆元县去年出台了丽水市首个基层党建地方标准——《乡镇干部住村工作规范》,内容涵盖基层党建、住村联心、社会管理、社保计生、防灾减灾、安全生产、项目建设、重点工作等8项基层内容,为干部住村工作提供了框架性、方向性技术指导。

  “建设技能型政府、培养技能型干部,其本质就是宗旨教育的深化、细化、具体化,不仅让我们的干部更牢固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也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技能。”庆元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新民说。

  

  最多跑一次——优化机构设置,改革催生动力

  不仅仅是干部跑下去,庆元更想让群众办事“只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因而,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成了深化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的着力点。

  “为盖一个章,转了八扇门”,曾是以往群众到乡镇办事难的真实写照。随着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工作的深入,2009年,庆元县对原有的机构及“七站八所”的30多项职能进行了归并,探索建立“宽职能、简机构”的“大科室制”,设置“一办几中心”,推行“集中式办公、超市式服务”。与改革前相比,乡镇机构减少了近三分之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庆元这个只有20万人口的小山城,就有7万多人外出经商务工,留守的都是外出办事极不方便的“386199”部队。如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17年庆元县启动“最多跑一次”改革,“飞地”审批就是其中的衍生物。

  “即使身处家乡500公里外,只要一张身份证就能办好老年证,太方便了!”常年居住在浙江嘉善的庆元老人吴锡桂拿着通过“飞地”审批办好的老年证,脸上乐开了花。以前外出群众办理与户籍相关事项都要回原籍,来回至少要3-4天时间、费用1000元打底,费时、费力又费钱。如今加上路上往返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只要2个小时就能办好。

  近年来,庆元县完善“一站式”服务工作机制,推进乡镇层面“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一个电话对外受理各类咨询。去年,庆元县在原有“五台合一”的基础上探索创新,整合应急、公安、数字城管、应急广播等10大平台及功能,建立“十台合一”的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并将27个部门的投诉举报特服电话整合到96345,协调解决群众疫情防控、便民服务等问题,百姓遇到应急处置、便民服务等问题,打一个电话即可得到解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苗 毛竹 田间地头 西瓜
上一篇 :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