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医药更好为恩施州健康扶贫服务 王明锐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新时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如何把中医药与脱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让中医药成为健康扶贫的有力抓手,是一项重大课题。
“发挥中医药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是我们中医药人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医师、恩施州政协委员尹文仲说。
尹文仲从事中医药教学、临床、科研、管理工作近32年,近年来他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思考如何让中医药服务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大局中。
2012年,尹文仲结识了恩施茅坝的一谭姓人家。因尿毒症需长期透析、右下肢车祸截肢所需巨额医疗费用而致贫。通过近几年精准扶贫的帮扶,家庭状况逐渐好转。2018年6月,在单位的安排下,尹文仲又结识了新塘乡大风口村一陈姓人家。该家庭为三口之家,勤劳质朴。但其爱人在11月因身体不适住院检查,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需进行化疗9个疗程,就药费一项开支大约需15万元左右。“目前有政府兜底,所需医疗费用自己勉强还能负担。这种情况又能维持多久呢?”他心中久久不能平息。
尹文仲坦言,当前在广大农村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仍然是农民致贫的主要因素。如果这种现象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把希望寄托在政府兜底、大病救助、医保农合费用增加等政策上,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的身体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自觉维护,自我保养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我也一直在思索,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为什么病人越来越多,大病越来越难治,甚或不治!这是现代医学的发展目标吗?”尹文仲心中充满疑惑。
恩施州地处武陵山腹地,土家族苗族等多民族聚居于此,历史已达几千年,在漫长的岁月里,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在没有西医西药的年代又是怎样保养治病的呢?
尹文仲认为,最早的先民们在生产劳作中,发现生长在山间地头的植物的叶、花、果实、种子、根茎不仅可以充饥,而且可以保养身体而延年,缓解疼痛而治疗疾病。人们发现火不仅可以把食物变熟,而且可温暖身体而祛寒,通过对身体某些部位的按揉可以对疼痛起到缓解作用。到后来,与汉民族的融合,在民族医药的发展中融入了中医药理论,由此,中医药便成了保护人们身心健康、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
“而到了如今,近50岁左右的农民却不认识自家门前的各种中草药了,更不知道这些中草药有什么作用了,身体一旦有点不适就往医院跑,大量的检查耗费本就不高的收入。而且,得到的结果是难治甚或不治,让老百姓不仅身体痛苦不能缓解,心理负担加重。”他充满惋惜地说,恩施的山水孕育着无限宝藏,也滋养着千万土苗儿女。“我到过85个乡镇,1000多个村落。每每看到这些宝贵的资源烂在山中,荒在田间,心中总不是滋味。”
尹文仲告诉记者,“中医药能够在健康扶贫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实施健康扶贫时应该大力推广中医药知识和适宜技术,引导和教会老百姓了解中草药、认识中草药、应用中草药,普及中医经络穴位知识,用简单易学的推拿手法解除一些小儿常见病,提高老百姓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技术,缓解病痛,康复身体,让百姓受益。并且建议相关部门编写《中医药知识进农家》系列丛书,传承中医药优秀文化,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让中医药回归到老百姓身边,为老百姓健康服务,在恩施广大农村实行健康扶贫,智力扶贫,把古人留下的宝贵财富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20-01-02/341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