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奋起的号子在群山间回荡


  ——高效替代作物种植面积666.67万亩,粮经作物面积比调整到35∶65,亩新增纯收益3079元,新增总纯收益205.28亿元;蔬菜及食用菌、园林水果、茶叶、中药材产量前三季度分别增长10.0%、26.5%、15.8%和19.4%。

  数字之外,农村产业革命的“秋收账”是农民群众看得见的。来自广西的丝绸企业,在古老而原生态的水岩村群山之中建起了崭新的自动化缫丝厂。浙江的农业科技公司把仿野生栽培方式引入了秀峰山下的秀峰村,村里人第一次真正见识了“科技为农业插上的翅膀”。独山县的乡村有了新产业,乡亲有了更广阔的增收渠道。

  装修公司的老板当选了平里河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种起了瓜果和蔬菜;通州镇的镇长徐明勇引来重庆企业家来镇建厂,动员了一批40岁左右、小有成就的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村干部、挂职干部带头领办合作社……平塘县的“革命者”越来越多,“革命的火种”遍撒乡野。

  千峰叠起嶂,杜鹃花似海。毕节市百里杜鹃景区的旅游特产展销中心,一款价格不低的无裙竹荪格外畅销,这种对生长条件要求极为苛刻的珍稀食用菌曾经只能自然生长,而现在,可以依靠科技的力量进行仿野生种植。

  在贵州,白及、金铁锁、金钗石斛等一大批珍稀、濒危野生中草药,通过现代科技的驯化、组培、育苗等,逐步实现人工栽培。沉睡了亿万年的黔地灵药宝库,开始为产业兴旺释放“药效”了。

  世界绿茶看中国,中国绿茶向黔看。秀甲天下的贵州绿茶,700万亩茶园居全国之首,上千家规模化加工企业无省可比。但略显尴尬的是,这里一直没有叫得响的茶品牌、茶龙头。

  “我们集中力量做强‘都匀毛尖’茶产业,前端选育高香和高产品种,中端做大规模、改进制茶工艺,后端发力设计和营销,都匀毛尖的品质、品牌与价格都开始上来了。”黔南州都匀茶场研究员欧平勇感受到了茶业的“绽放”。

  守住生态、借力科技、壮大规模、塑造品牌,遵义红茶、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雷山清明茶等众多黔茶开始真正向大产业进军,充分演绎和诠释了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丰富内涵。

  秋收账里不仅有经济账,更有生态账、民心账。山坡地上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玉米等作物“退”了下来,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为生态添绿的茶树果树木本中药材等作物“种”了上去。全域取缔网箱养鱼,清理拆除网箱面积达3.37万亩。农药利用率达到38%,施用量实现了负增长。64%的畜禽粪污得到有效处理,76%的农作物秸秆被综合利用。黔贵大地山更绿、水更清,乡村更整洁宜居。

  党员干部在“在革命中革命”,团结群众、发动群众、带领群众的能力本领不断提高,与群众的关系更加紧密。贵州农民群众千百年来的保守意识加速淡化,合作意识、契约意识、规则意识、市场意识迅速强化,将这场革命的“深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贵州“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刚满一年,距离胜利尚远,但星火燎原之势已成,奋起的号子响彻山间,随着将革命进行到底,黔贵乡村振兴可期。

  祝福贵州农民,期待革命成功!

  (采访组成员:唐园结程鸿飞肖克李飞刘久锋周鹏飞)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蔬菜 经济作物 耕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