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陕西永寿县农资市场的调查与思考_农资市场


永寿县,地处陕西省中部偏西,黄土高原的南缘,属高原沟壑区,兼有山地和丘陵,是国定贫困县;现辖7镇6乡,254个行政村,总人口20万;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大田作物以小麦、玉米、高粱、油菜等为主。农民从农业上的收入主要依靠种植苹果,该县拥有苹果种植面积20万亩,是陕西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县域内的苹果全部纳入了陕西苹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一、农资市场基本情况

  1、全县农业生产资料供需状况。在正常年份,该县农业生产每年共需各类化肥6.6万吨左右,其中,尿素0.8万吨、碳铵2万吨、磷肥2万吨、磷酸二铵0.6万吨,钾肥0.1万吨、复合肥1.1万吨;共需农药79.99吨左右,其中杀虫剂25.98吨、杀菌剂24.1吨、除草剂2.9吨、复合制剂21.3吨、生物制剂5.3吨、杀鼠剂0.41吨;共需兽药12000余件,添加剂2.6吨;共需各类种子2610吨左右,其中玉米种子71.75吨、油菜种子15.45吨、小麦种子2521吨。从价格和质量上来看,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基本上都是价格较低的中低档产品,品牌产品特别是名牌产品较少。

  2、全县农资经营户和生产企业基本情况。截止目前,该县共有农资商品经营单位和个人共有177家,其中化肥经营户46家,农药经营户73家,兽药经营户22家,种子经营户36家(只有县种子公司有种子经营许可证)。

  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全面调查了解可以看出,近几年来,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在监督管理与专项整治相结合、教育与服务相结合等措施督促下,全县农资市场总体形势是好的,但全面分析,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对农资市场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一是部分领导干部对农资市场管理的战略性、重要性、全局性认识不足,对培育、发展、规范农资市场重视不够。片面地认为农资市场管理是职能部门的事与政府没有关系,造成农资市场的管理没有形成合力。二是农资市场缺乏有效管理,农资经营户各自为政,呈现出一盘散沙状态。造成农资产品进货渠道混乱,品牌杂乱,有的产品标签标识不全,化肥有效成份不足,甚至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扰乱了农资市场秩序,使管理难度加大,同时一些小商小贩走村串户销售农资现象时有发生,给制假、贩假、售假提供了可乘之机。特别是今年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大,假冒伪劣农资打着廉价的幌子趁机抬头流入市场,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2、宣传教育缺位。表现在:一是对农资市场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对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到位;二是对假冒伪劣农资产品鉴别常识宣传不到位,一些农资经营者,特别是许多农民缺乏识别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常识;三是缺乏对查禁的假冒伪劣农资商品公开处理的现场直观教育;四是缺乏对查处的制假售假不法商贩进行公开曝光。

  3、农资市场管理体制不顺,综合执法力度不足,管理难度较大。农资市场管理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既需要各级党政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还要相互配合,通力合作。然而,该县目前的现状是农业部门没有专职的农业执法队伍,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配合与合作,只从各自职责出发各自为战,大局意识不够强,不能正确处理放手发展和规范管理的关系,极少数单位存在重收费,轻管理,轻服务的现象。

  4、农资经营主体不规范。一是无证照经营。有些农资经营者既不办理《农资经营许可证》,又不办理《营业执照》。二是超范围经营。有些经营者只有《农药经营许可证》却从事种子经营,还有的擅自改变经营方式,将零售扩大到批零兼营,或搞起总代理、总经销等。三是经营者不具备经营条件。一些经营者不具备专业知识,或者不具备种子保管场所,却照样开起了“种子店”。四是挂靠经营,一些没有取得《农资经营许可证》的个体户,却挂靠在种子公司、农技站等名下,在无委托协议的情况下成立“分店”经营农资。

  5、价格上涨幅度大,随意性较强。去年以来,随着市场的变化全我县农资价格涨势加剧,大部分农资产品均以两位数上涨,化肥的平均涨幅超过40%,一些品种达60%以上。如尿素较上年同期的85元增长12%。碳铵较上年同期的25元增长30%。磷肥较上年同期的23元增长45%。磷酸二铵较上年同期的155元增长50%。钾肥较上年同期的155元增长60%以上。复合肥(45%)较上年同期的110元涨幅超过了40%等。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吃”光了国家对农民的直补,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制约了农民的购买力,因此农资经营户今年普遍生意不景气,化肥销量比去年同期少了一半多。许多农民因复合肥价格的高涨,迫不得已重新选择单质肥,甚至选择了价格低下的低端化肥,个别偏远乡村甚至出现了白地下种的现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化肥 苹果 农资价格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