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资笔谈] 为农资打假想辙_农资市场


目前,农资行业已进入高肥价时代,高肥价时代的一个新变化就是制假贩假更加有利可图。眼下,农资销售旺季临近,制假贩假分子跃跃欲试,假冒伪劣产品大有泛滥之势。相比之下,农资打假打不准、打不狠、打不死的“三不”现状令人十分担忧。事实证明,农资打假光靠政府职能部门是远远不够的,有关部门必须放下架子,动员一些可以依靠的力量,农资企业也要将打假工作视为己任,通过行业自律,献计献策,监督举报等措施,积极参与打假行动。只有政企结合,依靠全社会的努力,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农资市场。

  同时,为了提高打假工作的效率,我们还必须事先分析高肥价时代制假贩假的新特点,抓住重点,对症下药。根据今年上半年的实际情况,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归纳出高肥价时代制假贩假的新特点如下:

  由于化肥的高价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市场上名牌高档肥销路不畅,因此假冒名牌高档肥现象将减少;另外近年来国家打假力度加大,制假贩假者也惧怕假货造成的影响太恶劣,特别是贩假者,还要顾及今后的生意,所以不含任何养分的纯假肥也很少。今后的制假贩假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偷含量,二是虚假宣传。

  偷含量主要集中在磷、钾肥和低含量复合肥,特别是普钙,通常含量只有8%左右,其次是价格昂贵的硫酸钾。虚假宣传是通过夸大效果、虚假炒作、偷换概念、不规范标识、搭配销售等手段,以次充好,欺骗农民,牟取暴利。在此列举骗子的三种骗术,提醒大家注意。

  骗术一:新推出一种有机肥,将有机质计入总含量,其实养分含量只有十几个,通过夸大宣传,售价比尿素还贵。

  骗术二:硫酸钾换上精美的小包装,将国家规定的标识含50%氧化钾偷换成含50%硫酸钾,一下就可以偷一半的含量。

  骗术三:将有机肥、复合肥改名××二铵,偷换概念,卖出二铵的价格。

  针对上述新特点,秋季打假工作的重点应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重查普钙、国产钾肥和低含量复合肥;二是规范市场秩序,严查虚假宣传,提高农民识假辨假能力,不仅要教会农民看含量,还要告知农民每个养分的大致价格,让农民对各种肥的价格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防止“胡师傅不粘锅”事件在农资市场重演。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钾肥 化肥 尿素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