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土壤精准改良,肥料要遵循3原则


  高祥照

  目前的形势进一步证明粮食安全极端重要。中国耕地土壤质量是粮食安全的基础,面对日益突出的土壤问题,精准改良刻不容缓。

  无论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变化,对稳定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重视需进一步增强、支持需进一步增长、技术需进一步提升、装备需进一步完善,确保耕地不能减少,保障粮食种植收益可持续稳定增加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确立。

  中国用9%的耕地、6%的水资源、30%的肥料,生产出占世界26%的农产品,供养20%的人口。这使得高强度、反季节、连作种植普遍,必然会带来土壤问题。总结起来,有7个突出问题:抗旱抗涝能力差,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弱,养分失衡,土壤酸化,土壤板结,土传病害不断加重,盐离子浓度升高。土壤环境变化,各种病菌引起的病害及线虫引起的病害不断加重。 造成作物经济产值下降。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田土壤质量的保护和提升。从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有机肥替代化肥、高标准农田建设、水肥一体化、东北黑土地保护等都在推进耕地土壤改良。

  土壤精准改良,肥料产品开发就要遵循实验、科学、精准3个原则。要做到这一点,产品开发一定要综合考虑各地的土壤状况、种植结构和农田设施基础。例如,南方地区水肥一体化的主要任务是施肥不是灌溉,所以尽量少灌,一次灌透。各地灌溉条件也不同,有的大水漫灌,有的是喷灌滴灌。再如,盐碱地用有机肥,就不能大量灌水,因为灌水量特别大,有机质就容易流失,还会造成下游的面源污染。此外,产品开发要研究科学机理。例如,有机肥中的有机物如何才能转化成真正有效的有机质;真正起作用的有效成分是什么?如何才能达到低投入、高产出等等。有些有机肥产品一亩地要用几吨,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推广进度。

  在农田建设上要科学严谨。中国耕层普遍较薄,只要深翻,把生土翻上来,肯定减产。所以不能深翻,而是深松。化肥农药造成面源污染,关键不是化肥农药用多了,而是农田基础设施不科学。建议江河湖泊周边要多留一些湿地,作为缓冲,会减少环境污染。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耕地 化肥 施肥 粮食
下一篇 :D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