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种质资源“大数据”三年后初成


  《农资导报》综合报道 到2021年,健全国家长期库、复份库与中期库、种质圃相配套,国家级和省级种质库圃相衔接的新型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全面完成国家作物种质长期库新库建设,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化资源保护中心,满足未来50年种质资源保存的战略需求。这是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三年行动方案》的核心内容。

  我国已基本建立了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保存作物资源突破50万份,并利用优异种质资源培育了一批突破性新品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种质资源工作也面临着家底有待全面查清、专业人才队伍支撑乏力、开发利用缓慢等问题。

  方案要求,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总体统筹协调,省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种质资源管理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做好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和专业技术支撑,加快推进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全面查清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设;强化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深度发掘;深化农作物种质资源创制;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国际合作与交流。

  具体任务是: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全面启动工作,重点地区、重点资源引进工作取得新进展,收集、引进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5万份,种质资源保存总量突破53万份;完成6万份种质资源重要性状鉴定评价、2万份具有优异性状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异新种质500份;分发种质资源4万份,资源使用率提升5个百分点,为建设现代化种业强国提供有力资源支撑和技术储备。

  强化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深度发掘。开展资源精准鉴定,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棉花、油菜、蔬菜等经济园艺作物,谷子、青稞等特色功能作物。在多个生态区,对具有优异性状的种质资源进行重要性状表型和基因型精准鉴定及综合评价,挖掘高产、优质、广适、多抗、养分高效利用、适宜机械化等重要性状突出的育种材料,构建表型与基因型数据库,有效解决我国种质资源丰富但育种亲本相对贫乏、育种遗传基础狭窄、种质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为企业育种提供高效服务。

  深化农作物种质资源创制。以主要粮食作物、重要经济园艺作物、特色功能作物为重点,以地方品种、野生种为供体,通过远缘杂交、理化诱变、基因工程等技术手段,开展优异基因的遗传与育种效应研究,剔除遗传累赘,规模化创制遗传稳定、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新种质。研究建立创新种质中优异基因快速检测、转移、聚合和追踪的技术体系;探索建立优异种质筛选、创制、有效利用“无缝对接”的新机制,加大资源分发力度,促进创新种质、新技术的高效利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质 粮食作物 园艺作物 强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