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为农民建一所“驾校”


如果把种地比作开车,要想车开得好,司机就要有好的驾驶技术。种地的土壤出了问题,就是驾驶技术还不过关,农资企业可以担起责任,在不断研发好产品的同时,为农民建一所“驾校”,指导科学用肥,科学种植,培育专业“好司机”,来应对日益恶化的土壤问题。

本次论坛试图打通土壤修护的整个生产环节,力求为企业、专家、经销商、种植者搭建起产学研用的平台。为此,论坛上特别设置了“土壤修护产业与现实的碰撞”高端对话环节,由广东拉多美化肥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剑主持,邀请河北师范大学农业项目组专家盛建维、广东拉多美化肥有限公司总裁杨进昌、青岛海大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王效亮、上海芳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物技术经理冯小亮、山东大地普丰生物肥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文蕾、丰收大地农业合作社总经理凌刚、种好地平台推荐种植大户曹日江作为嘉宾,共话土壤的理论与实际问题。通过聆听种植者的呼声,了解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让理论联系实践,用问题指导研发,以期让种植者用上物美价廉的产品,将土壤修护落到实处。农户:需要好产品期待好效果土壤修护任重道远,要像弹钢琴一样,十个手指都要动,但不能一起动,得有个先后顺序。也就是说,解决土壤问题既要抓住痛点,又要从实际出发去解决问题。盛建维认为,现在提到土壤问题关注点往往是放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上,比如湖南的镉大米。但是农资企业想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很难。“日本解决土壤问题的方法需要33年。33年!这让农资企业无法接受。”盛建维说,“土壤修护还是要现实一点,什么技术成熟就先做什么。现在的技术可以调酸、调碱、抗重茬,那就先治理这些问题。”

现在土壤日趋恶化,种类繁多的土壤修护产品并没有实际解决土壤问题。要么是没有效果,要么是成本过高。徐文蕾表示:“目前各专家、厂家都在考虑我研究什么产品,我销售什么产品,怎么能把产品美化好,而没有去考虑怎样真正让污染的土壤得到有效地改良。现在市场上还是缺乏相应的有效产品。”

凌刚介绍:“我们合作社是跟农民直接接触的,感觉土壤修护的难点主要是时间比较长,见效慢。因为农民种地是要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对土地高产的追求比较迫切。而且每个人的种植习惯不一样,造成每块地的土壤情况也不一样。很难有一种产品,让每个农户都满意。”

如果肥料产品能够解决土壤问题,还能保证种植户的收益,那就能从实际上解决土壤问题。王效亮指出,“企业的需求是希望政府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在农资行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有充足的资金去研发种植户需求的好产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抓住土壤修护的巨大商机。那么什么是好产品?首先要有标准。现在市面上产品很多,种植户难以辨识,需要先做标准来鉴别产品的好坏。都说一流的企业做标准,就像拉多美公司近期与中国腐植酸协会就腐植酸钾标准的问题进行了起草。”

市场:机遇是利好挑战更艰巨

凌刚介绍:“土壤面临的问题很严重。我们安丘有很多大姜种植户,因为土壤问题,很多地面临绝收!现在以潍坊地区为代表的北方大棚蔬菜种植也出现了严重的土壤问题;南方以柑橘和香蕉为代表的果树也因为土壤出现了各种问题。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有更高的产值,更高的收益。对于农资企业和经销商来说,面对经济作物的土壤问题,这里存在巨大的商机,也是严峻的挑战。”

杨进昌感慨:“既然肥料是必须使用的,作为企业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减少肥料对土壤的伤害,农资生产企业要从解决土壤问题中寻找商机。比如说现在土壤板结、酸化严重,能解决这类问题的产品就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根据专家预测,修复问题土壤的成本初步估算是10万亿人民币。什么概念呢?只复合肥而言,中国的年销售量是1500万吨左右,年产值也就是1500亿。几十倍的差距,不只是机遇,更多的是挑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经济作物 果树 海大 蔬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