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农业部—金正大“农民田间学校”开课!


金正大与农业部共建的农民田间学校正在授课

中央农广校副校长严东权(右二)等为金正大农民田间学校揭牌

专题文/图本报记者吴俊生

“种了这么多年香蕉,才知道老开裂是缺钙!”广西武鸣县双桥镇果农王炳军在参加完金正大“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后,禁不住感慨。

金正大“农民田间学校”设在位于武鸣县的金正大南宁农化服务中心。8月24日,中央农广校副校长严东权、农业部科教司纪绍勤处长专程赶到武鸣县,给农化服务中心挂上了农业部“农民田间学校”的牌子。当日,这所新学校就开了一场近800农户参与的大课,教员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广西土肥站等。种了一辈子香蕉的王炳军就在这场会上搞清楚了香蕉裂果的原因。

与此前各地“农民田间学校”不同的是,这是农业部第一所建立在农资企业农化服务中心的“农民田间学校”,它的任务是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摸索解决中国农村越来越突出的“谁来种地”和“怎样科学种地”的难题。而对金正大,乃至整个农资行业而言,它还有一项任务:如何让农资企业多年来一直空喊口号的农化服务真正落地。

“黄灯”与“红灯”

2014年粮食实现十一连增,但隐忧凸显,纪绍勤称之为“黄灯”和“红灯”。

一方面,农业生产成本“地板”不断抬升,而农产品价格却普遍高于国际,“天花板”封顶效应凸显。根据中国入世时承诺的“黄箱”政策,农业补贴已经处在较高的水平,难以再大幅增加,这就是所谓的“黄灯”。另一方面,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给环境造成了威胁,农业生态“红灯”已经亮起。

同样让人担忧的,还有与城镇化相伴随的农村劳动力流失困境。目前,每年有800万~1000万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根据规划,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城镇化率将由现在的53%提升到70%左右,谁来种地的问题日益迫近。“现在的农业可以称为妇女农业、儿童农业、老人农业。”纪绍勤形象地比喻。

怎么办?显然,人海战术已经不能适应中国农业面临的形势,而新型职业农民将承载中国农业的未来。严东权说,我们必须把农业发展方式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重要一环。“今天我们在金正大成立‘农民田间学校’,就是落实党中央部署的体现。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干中学,学中干,解决农民实际问题。”

政企合作

2014年,国家正式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2015年,农业部提出要在100个试点县培育10万名新型职业农民。在此前后,“农民田间学校”建设迅速铺开。而金正大与农业部共建的“农民田间学校”最大的不同是,它把学校放在金正大布设在全国各地的农化服务中心。

一直以来,对农民的培训和服务同时存在公益性和市场化两条线。在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农化服务中,虽然近些年国家加快了建设的力度和步伐,但囿于人财物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局限,离农民的需求尚有不小差距。业内人士甚至政府文件对农技服务推广都会如此表述:网破、线断、人散。

寻找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结合点,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成为必须。纪绍勤在谈到农业部为何与金正大合建“农民田间学校”时说,国家鼓励有责任感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入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来,实现三方共赢:让农民得实惠,让企业获效益,让政府推工作。显然,把“农民田间学校”放在企业农化服务中心,与农民更近,更接地气。

其实,不仅是政府在寻找最接近农民的培训接口,作为在市场竞争中壮大起来的农资企业,也在寻找最贴近用户和服务农民的途径。金正大副总裁陈宏坤认为,农化服务将成为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前形势正在发生两大变化:一是农村老龄化带来的农业科技素质低下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对他们做面对面的指导培训;二是规模农业兴起后,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不满足于基础的技术培训,更需要的是一揽子解决方案。“农业部之所以把学校放在我们农化服务中心,就是希望能够为不同地区的不同种植群体提供更富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服务。”陈宏坤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0条评论 香蕉 农民培训 种肥 施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内容右侧中
内容右侧中
内容右侧下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