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人】赵文龙
谭庆军给人的印象是谈吐优雅,普通话标准,口音中已
完全听不出任何四川味道。
大学毕业、继续深造,然后进入大学或者科研单位,这是现阶段大多数人的理想。然而,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拿到硕博连读资格的谭庆军,在离多数人的理想越来越近时却选择了放弃。
他开玩笑地说:“在北京呆了7年,普通话必须得说好。
我的目标是:在北京别人听不出我是四川人,到了四川,老家人会认为我是外地人。”
当聊起“既然已经读了7年,为什么不再坚持几年?”时他说:“当初高考完根据自己的成绩,自己想到北京就读,于是就报了中国农业大学。而报考植物营养专业也是我自己的选择,是因为我本身就来自于农村,觉得这个专业能够解决农民实际问题,未来会很有发展前途。”谭庆军回答道。
谭庆军的目的很简单,但实行起来却并不容易。大学期间,他积极主动地争取一切机会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在一次学校与企业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谭庆军与小组成员一起来到山东、河北乡下指导农民用肥,然而一位农民的问题却难倒了这位高才生,这让他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储备还不够,于是决定继续深造。就这样,带着如此简单的目的,他获得了硕博连读的机会。现实和理想是有差距的,在读研的过程中,谭庆军逐渐意识到,这条路线与当初规划的路线偏离越来越大。于是,他毅然决然的选择放弃读博,拿到硕士毕业证后便进入企业工作。
“我觉得自己不太适合做科研工作,企业工作更加适合
我,可以更多地到基层,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这也非常符合我当初报考志愿时的想法。”谭庆军说。
谭庆军说到了,也做到了。多年来他走遍了重庆、四川、广东、广西、河南、安徽等地,为农民做技术服务,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即使现在做产品研发,他也经常走访农户、考察市场,每年开展农技培训20次以上,努力为农民提供更加合理的肥料产品。他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截止到目前,谭庆军先后承担肥料新产品研究项目12项,承担国家及地方科研项目10项,支持编制技术资料20份以上,负责牵头起草制定
行业标准1个,申报发明专利8项,发表论文1篇,开发设计出了烟草、柑橘、桉树专用肥套餐,为农民提供配套的优化施肥方案。
谭庆军认为:“现阶段土地流转所占比例仍然不大,
种植规模较小,所以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成本越来越大,很多企业在这方面投资相对少些,而农民对技术服务的需求很大,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因此我们这些农技专家在服务基层农民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农民都很善良、朴实,农业种植风险又大,效益又低,能为农民解决些实际问题,我感觉非常有成就感。”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4-01-31/334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