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中国钾肥产业发展报告


    在技术和品牌层面,中国钾盐部门加紧规划,组织开发贵州、新疆、陕西、西藏、云南等新的钾盐板块。钾肥企业经过艰难的探索,在创新、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已形成了氯化钾、硫酸钾、采盐船、药剂等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的专利技术,国投罗钾获得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盐湖集团获得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而在钾肥民族品牌创立方面,中国目前拥有了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的盐桥牌氯化钾、罗布泊牌硫酸钾、国安牌硫酸钾镁肥、文通牌硝酸钾等钾肥名牌,这些优质钾肥品牌已深入国人心中。

    在海外开发方面,目前,中国企业在老挝开发钾资源的企业有4家,在加拿大有3家,在刚果(布)和乌兹别克斯坦各有1家。其中,中寮矿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计划在老挝规划建设500万吨钾盐工程,现已开工建设5万吨示范工程;中国水电老挝矿业有限公司规划建设100万吨钾盐工程;老挝嘉西钾盐开发有限公司规划建设100万吨钾盐工程,现已完成探矿,5万吨示范工程已经开工建设;四川开元集团于2008年10月在老挝甘蒙省取得194.8平方公里的探矿权,根据储量条件,可规划100万吨钾盐建设规模。2009年,中川矿业在加拿大获得了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KP488钾盐矿区,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在海外拥有的最大钾盐矿区,未来规划的产能达到300万吨。这些国外钾盐板块的开发,将有效提高中国钾肥自给率。

 

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钾肥产业发展存在三个制约性因素:首先是可溶性钾资源匮乏的制约。但中国拥有非常丰富的富钾硅酸盐岩石等不溶性钾矿,其难点或关键技术是将不溶性氧化钾转化为水溶性或枸溶性。自2004年以来,形成的可行的新工艺主要有三种路线:一是以钾长石等含钾岩石为原料的菌种发酵法;二是水热化学法,以钾长石和生石灰为原料,通过水热化学反应,形成钾硅钙矿物复合肥料(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开发);三是焙烧法(华南理工大学开发)。采用第三种工艺生产的企业主要是山西富帮肥业有限公司(硅钾肥/硅钙钾肥)。近年发明的含不同含量K2O的钾硅肥料已经在全国农田肥效试验中证明了其广泛适用性,目前已进入大规模产业化推广阶段。但由于此类属于新型肥料,现行的肥料登记证制度无法登记,加之没有相应的促进施用、推广的政策,致使这个有可能改变目前中国缺钾格局的新型肥料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市场运作。

    其次是加工型钾肥产品发展陷入迷惘。曼海姆硫酸钾受资源型硫酸钾的冲击举步维艰。硝酸钾因为中国最大的生产企业搬迁,产能调整,所以今年的市场供求基本保持平衡,但受大环境影响,今年的价格也降到了5000元/吨以下。磷酸二氢钾总产量比去年稍有增加,这个产品现在已进入比较混乱的状态,主要是今年新装置上了很多,产能已经过剩,质量参差不齐,一部分的市场份额被假冒伪劣充斥。

    再次是市场的制约。由于农资产品具有季节性需求的特点,多年来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投罗钾等企业对淡季销售精心规划,不断研究新情况,制订新办法、新措施,加强市场调研和预测,完善营销网络体系,采取多种营销策略,综合“治理”淡季销售难题,以降低企业风险,但效果不太理想,企业成本压力大和资金周转困难。

协会建议

    中国钾盐(肥)行业分会负责人告诉记者,钾肥行业发展还需多方努力,他们建议:第一,希望国家继续支持加大国内找钾、国外拿钾和找钾的力度,扩大中国钾盐基础储量,并做好今后10年、20年甚至100年的长远可持续开发规划。第二,尽快启动非水溶性钾资源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利用进程,同时加大海水钾资源的利用力度。第三,继续根据中国的市场需要,适当进口钾肥,尤其是在国际钾盐价格低谷时抓紧战略储备计划的实施。第四,突破高端,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可利用中国有限的可溶性钾资源,生产低单耗的优质钾肥产品品种,比如硫酸钾镁肥。第五,放开加工型钾肥(如曼海姆硫酸钾)、工业级、食品级、医药级、电子级等高端钾盐产品的出口。中国高端钾盐精细化工产品出口量和产量占总需求份额比例非常小,建议实行合理的出口关税政策,支持这一部分钾化工产品出口,给曼海姆等精细化工产品一条新的生路。第六,碳酸钾、氢氧化钾等精细化工产品已经出现产能过剩,需要在竞争中进一步调整结构,走向生产高端产品,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争取海外市场份额。第七,在目前全球钾肥垄断进一步加剧的背景下,除继续加强巩固“联合谈判机制”外,还应该尽快建立钾肥淡季战略储备制度,即成立由国家主导、大型国有化肥企业参与的淡储机制,以便“淡季储备,旺季调节”。淡季储备时间可选定为6~11月,年储备规模为100万吨左右较为适宜。第八,加大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力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钾肥 品种 建成投产 产业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