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难溶性钾资源开发产业形成


在一幅中国钾盐资源分布图上,一些难溶性钾资源点上的虚线正被描实。这或许是中国钾肥版图上最后也是最难描的一笔,因为这浓墨重彩的一笔用了数十年时间。

据资料估计,中国难溶性钾矿石量大于1000亿吨,其中蕴含的K2O(折纯)资源量大于100亿吨。结合中国地质特征和岩石类型分布特征,可以大致预测中国富钾岩石远景矿石量有可能大于2000亿吨,其中蕴含的K2O(折纯)远景资源量可能大于200亿吨。中国钾长石矿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分布在山西闻喜文家坡、湖南衡山、四川旺苍、辽宁海城、山东新泰、陕西临潼、甘肃和新疆阿尔泰等地,但勘查程度很低。截至2010年,具有一定保有储量的矿区有244个,查明矿石资源量22.02亿吨,其中尚未开发利用的占半数以上。

2012年2月出台的《化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保障肥料供应中专门提出了“开发利用难溶性钾矿资源,支持新型肥料开发和应用”的规划项目。3月17日,在各方面的支持下,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组织召开的“中国难溶性钾资源制肥技术与产业发展研讨会”正式拉开了这一新肥料产业布局的帷幕。来自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工信部、国土资源部、环保部、质检总局、国家化肥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家相关部委、管理部门、高校院所、行业协会、相关企业,以及一线的农技推广人员近100人参加了中国难溶性钾资源制肥产业发展研讨。

随着难溶性钾资源原料→矿物钾肥→优质高产农产品的完整产业链的形成,走在产业研发前端的先行者也开始浮出水面。作为未来第一批将产品投入市场的先行者,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安徽华岳矿物材料有限公司、山西紫光钾业有限公司和山西富邦肥业有限公司等五个单位的与会代表,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近期中国在难溶性钾资源制肥技术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及其产出的新型肥料产品在规模性农业试验和局部市场推广中取得的良好效果。目前,业内掌握的半湿静态水热工艺生产多元素矿物肥料/微孔土壤调理剂、共融技术制备熔融磷钾肥等技术殊途同归,这些技术将难溶性钾资源中包括钾在内的矿物质元素整体转化为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优质肥料。

据悉,难溶性钾资源开发利用在1963年就被列为原化工部的重点项目,但由于技术、成本和环保瓶颈等问题一直未能实现产业化。随着中国钾肥需求量持续上升和对有限的可溶性钾资源持续加速消耗的担忧,各方加大了技术攻关力度,并且在开发利用思路上从“分离提纯”转变为“整体活化利用”,从而突破了技术、成本瓶颈,终于进入了大规模产业化阶段。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钾肥 产业化 化肥 估计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