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近日,苏宁、京东“电商价格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各大媒体对这场“世纪电商之战”褒贬不一,自信者说这是一种必然,以网络交易为代表的电商早晚都会冲击实体店铺,怀疑者说,这是双方约定的一场“炒作”。撇开整个新闻,我们更加关注这场电商之战是否会燃烧到农资行业?

纵观农资行业,其实近几年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价格战、营销战、广告战、概念战是商家之间,类似于家用电器成为电商拼杀的领域,其实也透露出这个领域利用的空间正在不断被盘剥,从厂家、经销商都在为抢占一线市场而竞争。

山西经销商告诉记者:“以前备肥提前一个月,现在玉米刚刚种下,企业就对经销商开始促销小麦肥。”提前定肥对于经销商存在风险。

黄河商品交易市场化肥事业部总经理王捷如提出:“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引入农资营销,最终是要成为农资行业新业务模式的驱动力。无论是发现价格、规避风险,还是传递信息、减少流通环节,抑或是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损耗,都是为了突破时间、地域、价格、信用四大障碍,实现流通交易的可塑性、去向可查证性、责任可追究性。”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行业人士都在关注产能过剩和产品创新,对于流通领域来说,很多企业都在尝试直销模式,比如行业经典的六国化工驻点直销模式,可谓一直到现在都影响农资的流通。但是也有企业开始了新的尝试,这就是电商。记者调查,目前在阿里巴巴开设店铺的化肥企业有2000多家,农药1300家,农药1000多家。南宁(中国-东盟)商品交易所、黄河商品交易所、中化电子商城、鲁西商城、史丹利电子商务系统、上农网等农资交易网上市,争相做第一个“吃螃蟹”人。

“电商是不可逆转的一种趋势,农资企业必须关注。”从事网络运营和农资连锁的锦绣千村(北京)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向东自信地表示。虽然农资电商还面临资金、物流、诚信、培训等问题,但我们看到肥料、农药企业已经跃跃欲试这种全新的交易模式。

《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这样评论“京苏”之战:试想,随着中国经济的温和而持续的长期衰退,消费者的钱越来越少,需求则变得越来越苛刻。假货对品牌的替代会引发越来越大的反感,淘宝的C2C的意义会被削弱。中国的电商之争的最后胜者,必然反映出中国社会和经济基本特征的变动。这也是刘强东们敢于“赌上一把”的底气所在。

对于农资电商何时会发生线下和线上的价格大战,业内人士认为,现在时机还不成熟,电商平台需要有足够的商家和买家,才能具备拉开大战的基本条件。

专题写作记者张四代吕海波实习记者黄志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营销 化肥 玉米 小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