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麦苗疏密不同追肥要有差异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曹一平

小麦目前陆续进入拔节期,从各地反映的情况看,由于播种量不同,有的地块麦苗株高近1尺,叶色绿,植株生长良好;有的地块麦苗较稀,同一块麦田也会有这两种情况。那么追肥时要区别对待吗?

对此专家给出以下建议:

目前正是麦苗拔节期,由于播种量不同,麦地在总茎数上有明显的差异,这将会造成今年麦收时,本麦地不同播期的小麦产量有差异,因为大家都清楚,谚语早已阐明“七分苗三分管”的道理。茎数的差异直接关系到穗数的多少,正是目前对追肥决策采取差异化处理的依据。众所周知,小麦产量的构成因素有三项,分为穗数、粒数和粒重。到了拔节期的小麦,穗数已经初步形成,当前的水肥调控措施主要是争取更多的粒数和粒重。如果眼下拔节期追施尿素并灌水,其作用将加快分蘖,让中等蘖赶上大蘖成为有效蘖,从而增加穗数,这符合播量偏少、麦苗稀疏、群体偏小的一部分麦子。对这类麦苗应该抓紧现在拔节期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这不仅有利于有效蘖即穗数的增加,也可促进小花分化的总量,增加穗粒数。这一促花措施有利于偏小群体麦子实现高产目标。至于会不会贪青的问题,由于5公斤尿素的施用量合适,加上群体不大的原因,一般是不会导致贪青晚熟的。

对于播量较大、总茎数较多的这部分麦地,眼下尚不需追尿素,因为在群体偏大的情况下,要提高穗粒数,不是促花而是减少退化小花数,提高小花的结实率。为此要等到孕穗期再进行肥水管理,以便保花增粒,也就是密植部分的麦田可延迟到孕穗期再追施尿素5公斤并辅以浇水,这样既有利于保花增粒,又有利于增加粒重。

针对麦苗已出现的稀与密的差异,专家建议采取稍前与稍后的不同时间追施氮肥的调控措施,区别在于追氮肥时间的早晚不同。专家认为,相同的地方在于这片麦苗都需要再追一次肥,才有利于麦收时产量提高。主要原因是目前生产中推广应用的小麦新品种不仅有高产潜力,而且后期都需要氮肥较多,采用氮肥后移的措施,既有利于发挥新品种的增产潜力而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也可提高氮肥的当季利用率。

总之,不同情况的麦苗需要再进行一次差异性水肥管理,这将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尿素 拔节期 氮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