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这里梦想的摇篮


□本报记者高妍

7月21~27日,农资导报新农村建设学院第三期全国经销商高级培训班在炎炎夏日的北京如期举办。京城雨季的酷暑、高温和闷热并没有阻挡住学员们参训的热情,这次培训在各方面的配合下取得了圆满成功,也留下了一个个难忘的瞬间。

活跃气氛点缀现场

课程设置贴合经营实际问题,实战专家经验传授分享以及参训学员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农资导报新农村建设学院不同于其他培训的三大特色。本次课程以指引农资经销商的未来走向,如何迂回做大做强,整合渠道,突破瓶颈实现业绩倍增为主线,配合农化服务、农资法律法规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课题,为参训学员提供了一场听觉和视觉的饕餮大餐。邀请的授课老师不仅是大学里的授课老师和营销讲师,更多地是来自行业内的精英,比如辽宁嘉吉总经理张广祥,廊坊绿园总经理杨春华和邢台威远农资总经理王淑平……这些行业内的精英们,将自己从事农资十几年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了参训学员们。

成年人的学习不同于儿童,精神很难长时间集中。为了避免枯燥,开学的第一天,班主任王强将参训学员分为4组,先由组员选出组长,再由组长带领组员定队名队呼。接下来几天的学习采用考核计分制,奖罚分明。为了自己组的荣誉,各组学员相互配合,课上专心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课下相互交流帮助。几天的学习下来,没有一个人掉队,气氛一片和谐。

“赊账也是个好方法”

为了能让参训学员更好地融入到学习中来,每堂课老师都会留有互动时间。让学员提出自己经营中的问题,再相互讨论共同解答。这种方式得到了学员的肯定和积极配合。有次课堂互动时间,一名学员向老师提出了如何解决赊账的难题,没等老师回答,另一组的一名同学主动站起来说:“我觉得赊账也是一个很好的控制现金流手法,只要你有自己的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接着,他和学员分享了自己制定的赊账条款,比如多长期限多少利息,期限内还款有何优惠,客户信誉度的不同优惠。完善的管理系统,得到了其他学员的一致肯定。下课时,还有不少学员追着他继续讨教。

“后悔来晚了”

“后悔来晚了,如果提前3年来这学习,我早不是这样了。”这是来自内蒙古的参训学员郑宇的肺腑之言。如今的农资市场和10年前大不相同,当年是坐在家里等着人来买货,现在不光要走出去自己找市场,而且行情的扑朔迷离、流通渠道的开放、竞争激烈带来的利润微薄、监管不严格导致的真假品牌博弈等等问题考验着现在的农资人。之所以成立农资导报新农村建设学院,也是因为我们的记者在日常的采访中,经常听到、看到经销商的困惑,所以利用我们的资源,搭建了培训这个平台,给经销商向业内专家、精英们学习的机会,也给经销商自己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大家共同提出问题,讨论实践,携手解答,共赢未来。

尽管每次的培训班从招生到筹备再到成功举办,整个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心血,但是这其中的辛苦,因为学员们的一句“谢谢”都有了价值和回报。其实一次次培训班圆满结束,成长的不光是参训的学员,还有我们自己。

“销售增100万是硬指标”

毕业典礼上,中国化工报社副社长,农资导报总编辑、新农村建设学院副院长张健秋在致辞中说:“这次培训最小的学员是89年,最大的是58年,同学们学习的热情让我很感动。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课程不见得最重要,主要是养成学习的习惯并认识新的朋友,生意中有最大帮助的就是朋友,圈子很重要。希望大家回去后能把爱学习的态度继续保持下去。”

张总最后开玩笑地说到:“套用一句现在流行的话,从这里毕业的学员,如果回去后年销售业绩不增加100万,就不要说是从农资导报新农村建设学院毕业的。”这份自信来自学院自身的实力,更来自学员们的肯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新农村建设 雨季 营销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