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分论坛发言嘉宾(左起):高永新、刘晓霞、解永军、张福锁、刘守英、蓝森古、冯广祥、李广福
□本报记者朱永坤/文 谢宝刚/图
第一分论坛发言嘉宾
专家
张福锁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
刘守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
业界代表
解永军 山东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蓝森古 双赢集团董事长
高永新 石家庄双联复合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冯广祥 北京澳佳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刘晓霞 成都新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李广福 湖北新洋丰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主持人 《农资导报》记者张四代
土地集约化不仅带来了土地使用效率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更大的是带来了农业经营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化肥行业作为粮食丰产稳产的重要支撑,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土地集约化的变革中。今天我们特别请到8位嘉宾,就《化肥产业如何应对土地集约化“大考”》的议题进行探讨。
集约化如何影响农资行业
张福锁: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下午的分论坛,与大家一起探讨《化肥产业如何应对土地集约化“大考”》这样的议题,对此我感触颇深。我们对任何问题,都要以科学的态度进行认真的具体的分析,我们看到,现在由于中国农村不能对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农户的产出效益很低,农资企业也不好进行指导和开展服务,因此大家都希望土地的生产经营规模能大一点。所以我认为,土地集约化确实是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我真诚地希望,通过中国农村的土地集约化经营,扩大农户个体种植规模,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保证农民增收,同时为我们的农资企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今天上午我谈到,美国农业很现代化,农民经营的土地面积很大,而且有越来越集中、越来越大的趋势,因为不集中农民就无法生存,几千亩的农场主也很难生存,必须靠国家的大量补贴,因为他们的产品要进入国际市场。欧洲农业实行的也是规模化经营,面积也有几百亩,而且各国的补贴也非常多。
上个世纪90年代,农业部要搞生态农业,当时内部发生了很大的争论。一方认为,生态农业是发展方向,应该搞,不然污染、质量等问题无法解决;另一方认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是第一位的,不应该搞,中国人多地少,这样搞大家会饿肚子。
但是,为什么其他国家可以搞生态农业呢?比如奥地利,生态农业已成为奥地利农业发展的主体。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奥地利政府的粮食收购价很低,农民在粮食产出上根本赚不到钱。但奥地利为什么把生态农业搞成了?原来奥地利政府有两笔钱补贴给种田的农民,如果农田种植了粮食保持了绿色,国家和政府不但给农业生产方面的园丁补贴,而且给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绿色旅游补贴。如果按这个算法,中国农民只拿到了应拿的20%的钱。
我们国家80%以上的农户,一般一家只有几亩地。面对这样一家一户、土地极其分散的现实,我们如何搞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我认为,通过农民合作组织的方式可以帮助农民实现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例如,河北曲周县一个村有163亩地,共72块,分属于59户农民。我们通过农民合作组织的方式、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一点一点地把土地集中起来,推广良种良法,统一进行耕作,实现了高产、高效的“双高”目标,使农户尝到了甜头,土地连片、集中的规模也逐渐大起来。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0-12-21/296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