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农经》杂志11月刊
《农经》记者 降蕴彰
面对中国国储大豆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一些国内大豆加工企业把更目光转到进口大豆上。《农经》记者从美国驻华使馆获悉,一个中国大豆考察团于9月对美国大豆生产供应链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调查。据透露,本次考察团的成员包括使用进口转基因大豆的中国贸易商和加工企业,以及少量政府官员,考察内容包括美方大豆种植面积变化、产量预估、大豆品质情况、企业生产和流通成本、销售方式、农业补贴额度、交通运输、美国国内需求等,几乎涵盖了从农场到港口的整个产业链。
《农经》记者分别致电参加考察的一位企业家和贸易商,询问本次考察的情况和感受,其中一位企业家说:“考察活动使我们掌握了很多的美国市场信息,对进口大豆产量、成本等有一个基本的概念,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估定进口大豆价格。” 另一位大豆贸易商则说:“说是考察,其实只是走马观花看一看,很难有真正的了解;经历过2004年的那场大豆‘高价买单’风波,我们变谨慎了,这次考察没有敢马上签订采购合同。”
众所周知,2004年,我国大豆加工企业组团前往美国采购大豆。由于错误信息引导和芝加哥期货市场的炒家恶意操作,我国企业在罕有的大豆价格高位与国际垄断粮商签订期货订单。在中国大豆采购团离开1个月后,美国大豆期货价格大跌,由折合人民币4300元/吨降低至人民币3100元/吨。根据当时大豆、豆油和豆粕的价格,按进口大豆每吨亏损500元计算,全国大豆压榨企业危机亏损总额保守估计也超过了40多亿元。国内许多民营油脂厂由此一蹶不振,陷入经营低谷或退出市场。而外资却借机大规模进入中国压榨行业,控制了70%以上的压榨能力。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外资接纳了大批流动资金无法周转的中小企业。
此次中国赴美大豆考察团的出行引起了国内相关人士的关注。一位国内大豆协会工作人员对《农经》记者说:“在考察美国大豆生产的同时,国内大豆加工企业和贸易商更应该密切注意四大粮商的动向。经过多年的发展,国际大豆贸易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非常完善和成熟的贸易格局。从农资的供给到大豆生产,从产品产出到套期保值,从陆地运输到海洋运输,从大豆加工到产品销售,每一个环节都有既有的操作模式,也有相当多的国际大企业参与,而其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已经被国际大粮商垄断。”
四大跨国粮商 “ABCD”(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通常被认为国际粮食市场的“幕后之手”。它们垄断了世界粮食贸易的80%。目前这几家跨国粮商掌握着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主产国大豆的收购、仓储和出口码头等设施,控制着全球70%以上的大豆货源。中国大豆进口供给也主要由这四家公司垄断,市场份额达到80%。在美国,这四大粮商是美国粮食物流的实施主体,其粮食贸易量占美国粮食贸易量的80%以上。
河北汇福粮油集团董事长石克荣则对《农经》记者强调:“要保证我国大豆进口渠道的畅通和贸易的顺利进行,必须对我国现有大豆加工行业进行改造,从过去单一的加工型企业,向加工及贸易型企业改造,建立自己的海外大豆生产基地,海外物流系统,海外贸易体系,从而保证我国大豆加工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力地位。”
石克荣还强调:“一方面,要建立中国的大豆贸易体系,必须了解目前的大豆国际贸易现状以及国际粮商的操作方式;另一方面,目前大豆生产的中心已经从美国向南美转移,将来大豆进口的来源取决于南美,而在南美国家,巴西的大豆产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大豆出口量则位居世界第一。未来巴西将是我国未来大豆的主要来源,国内大豆加工企业和贸易商应该更多将目光集中转向巴西。”
以巴西为例,石克荣为《农经》记者详细讲述了大豆国际贸易流程和国际粮商操作大豆市场的真实情况。
种植环节:高利贷“连环套”
南美国家,特别是巴西,国际跨国大粮商有些很早就进入巴西,真正大举扩张是在上世纪90年代。当时,巴西政府的农业信贷收紧,巴西农民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本,农资投入主要靠融资来解决。这就为国际粮商控制当地货源提供了可能性。“ABCD”四大粮商趁虚而入,向农户和合作社提供优惠贷款,收购价格高于政府收购价,后来又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作为部分贷款,条件是农户必须把大豆卖给它们。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09-11-27/8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