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存才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世界上有33个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粮荒”,其中津巴布韦粮食缺口达510万吨。受金融危机影响,许多国家为了保证粮食供应和社会稳定,都试图建立一套与其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粮食储备制度。
粮食储备集中在少数国家
长期以来,全球粮食产量很不平衡,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居垄断地位。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农业局长詹姆斯·麦克黑尔在罗马粮食大会上指出:“世界上95%的粮食储备都在6家跨国农业综合企业的控制之下。”这其中,有5家是美国公司。
多年来,美国政府不惜花费巨大的资金渗透农业,大量补贴农业生产。美国粮食产量居世界首位,出口量占世界粮食出口量的50%,每年约有其总消费量40%左右的粮食进入储备。美国粮食总仓储能力达201亿浦式耳(约为5亿多吨)。其中,位于农场由农民或几户农民联合拥有和控制的粮仓的仓储能力为116亿浦式耳(约为3亿多吨),占总仓储能力的58%。农场以外的商业性粮仓共有仓储能力85亿浦式耳(约为2亿多吨),占总仓储能力的42%。
欧盟各国粮食储备量大,粮食储备费用(包括收购费用、保管费用、设备费用等)在欧盟财政支出中占较大比重。欧盟粮食储备主要实行国家采购,即按照“干预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干预价格”是由欧盟根据保护农民收入不受过大影响,以及欧盟各国粮食生产、库存、需求状况,国际粮食生产形势和价格走势等因素制定的。在法国,当收购机构(主要是农业合作社)不能在市场上卖掉粮食时,法国粮管局(0NIC)作为政府管理机构就必须买下它们的粮食,以作公共储存或临时储备。
澳大利亚粮食储备、处理基本上是由五个分散处理机构承担,每个大陆州一个。这五个机构控制了年产量70%以上的粮食储备和处理。每个分散机构都有由公路或铁路连接起来的接收网络,这个网络还与几个出口港口连接。中央储存系统共有约900个乡村接收基地和17个出口港,它能提供1800万吨的乡村储备、600万吨的港口储备和大约300万吨的其他各种法定储备,合计储备能力达2700万吨。其余由农场和私人商业储备。
缺粮国加大进口和储备力度
长期以来,日本作为粮食短缺的国家,每年都要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小麦(2176,-10.00,-0.46%)和饲料粮(国内消费中小麦的90%和饲料的80%依赖进口),但大米的进口量基本为零。自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签署后,日本接受了大米的最低市场准入量,进口大米一部分作为主食用米和加工用米出售,另一部分作为政府储备粮。
印度较大规模的粮食储备是在20世纪60年代饥荒以后建立起来的。近10多年来,印度一直保持6000万吨粮食储备规模。2008年,印度政府宣布继续进口小麦,旨在提高库存、平抑粮价。印度政府的财政年度预算中,不仅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比例,还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扶持政策。
马来西亚政府为了支持稻米公司更好地承担国家粮食储备和稳定粮食市场的社会职责,从公司成立开始就赋予其15年内独家进口大米的权力。稻米公司不从政府直接获取补贴,而是通过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自主经营,一方面弥补公司承担社会职责的费用,同时获得了可观利润。
立足自身,未雨绸缪
2008年以来,为减少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赖,俄罗斯采取了多项提高粮食、肉类和牛奶产量的措施。乌克兰去年粮食储备比上年增长30%以上,政府决定全面放开小麦、大麦和黑麦出口。在发生“米荒”的菲律宾,国家加大了对囤积粮食和操纵粮价等不法行为的打击。埃及政府根据国内市场需求,制定了种植蔬菜和水果的政策,推动粮食进口来源多元化。墨西哥决定采取多项措施,其中包括:推出免税大豆(3476,-32.00,-0.91%)进口配额,取消高粱和豆腐进口关税,帮助农户改善321万亩耕地的灌溉体系,取消氮肥和化肥生产原料的进口关税。
受粮价上涨影响最重的广大非洲国家也紧急行动起来:一是增加农业及相关产业的投入,提高粮食产量。二是增加粮食进口和限制粮食出口,保证国内粮食供应。三是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四是对粮食和食品限价,打击不法行为。五是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扶持力度。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09-02-26/5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