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前后,中国山东、河南、四川的农民将可以买到厂家专供农村市场的限价彩电、冰箱和手机,每样电器的价格都不会超过2000元,而购买限价电器的农民还会因此获得政府的补贴。这就是中国政府准备日后在全国推广的“家电下乡”工程。
12月22日,此政策一经宣布,立即引来了国内外媒体的丰富解读。在采访中,所有专家都认为,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对于中国城市追赶世界水平的速度来说,中国农村与发达国家农村的差距目前还比较大。世界上其他国家农民的生活水平究竟如何呢?
韩国:农民家里都有汽车
韩国的村建设一直被周边国家视为“样本”。记者的朋友朴先生家是一个3口之家的养牛户,年纯收入能达到1亿韩元(120韩元约合1元人民币)。一家人住着150平方米的房子,还有一个近万平方米的牧场。家用电器自不必说,汽车就有两辆,还有一台拖拉机。像朴先生这样的中等偏上收入家庭,在韩国农村还有很多。据统计,韩国大约有340万农民,占总人口的7%。2006年,韩国农户的年均家庭收入为3230万韩元,大约是城市工薪家庭收入的2/3。
日本:兼职农户占大多数
记者认识一位过着“半耕半读”生活的日本教授。这位教授一到休息日就去照看他的农田。据统计,日本农户大约有185万户,其中,像这位教授一样的“兼业农户”约占总数的3/4,而收入全部来自农业的“专业农户”只有43万户。在日本,除了特别偏僻的农村、海岛,绝大多数农村的生活条件与城市都没有太大差别。一般农民家庭的住房比城市大,多为独门独院,还另有停车场,很多农民家有两辆车,家里的电器,比如液晶电视、洗衣机、空调等更是一应俱全。农民们一般开车30分钟就能找到大型超市、百货商店、医院、图书馆。很多农村地带,因为可以节省城市特有的花销,生活反而比城里人更富裕。此外,由于日本存在强制性的国民健康保险制度、年金制度,因此农民与城里人一样,没有后顾之忧。早在二战后,日本就开始了农业现代化,日本农民生活的改善完全是工业化反哺农业的结果。
波兰:农民也外出打工
在东欧不少国家,政府也非常重视对农民的补贴。一位捷克农民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捷克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很高,如果农产品受气候、价格等因素影响,使农民收入产生变化,政府就会通过调节补贴数来转移农民生产的风险。一般来说,占全国人口4.4%的捷克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2万欧元左右,城乡差别不大。在被称为“欧洲果园”的波兰,农民每年只交土地税。农民能用上天然气、自来水、电力、卫星电视等,子女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全部免费。波兰农民每月只要交50欧元的社保基金,就能享受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与捷克相比,波兰城乡差距要大一些,农民收入相当于城镇居民收入的40%。和不少中国农村家庭一样,波兰农村家庭的孩子也会外出打工增加家庭收入。
英国:乡村田野荒凉冷清
与上述国家农村的繁荣相比,英国农民的收入虽然堪比城里人,但英国农村却只能用人气冷清来形容。英国虽然有近80%的土地在城市以外,但在这些乡间田头上你绝对看不到种植的蔬菜、瓜果。近十多年来,英国政府一直主张退耕还林,希望农村从生产型向消费型功能转变,田野乡村最好能变成假日旅游休闲的去处。为此,英国政府向农民实施保护环境性经营补贴。农民只需种草(政府提供的草料供给价格近乎免费),不使用化肥农村耕作,就能得到每公顷30~60英镑 (1英镑约合15元人民币)的年度财政补贴。如今,英国农村的人口越来越少,公共服务交通也连续多年得不到改善,即使是离伦敦仅1小时车程的埃塞克斯郡的农村,其商业中心常年也看不到人来人往的景象。而在北部苏格兰高地地区,连公共汽车的班次都减少到每小时一班。
印度:一半家庭还没通电
中国农村的发展水平虽然不如上述几国,但比起印度农村来要强得多。近日,印度尼赫鲁大学一位教授结束了在中国农村为时半年的考察回到印度。他说:“我转了大半个中国,发现中国农村都有很好的道路,与附近的城镇相连,农民出行非常方便。农村的街道大多宽敞、整洁,农民都用上了电,电视不再是奢侈品,很多农民还能在家上网。啧啧,中国农村和10年前相比,真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07-12-25/3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