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人远赴南部非洲国家赞比亚“种地”的消息日渐增多,其中上世纪90年代,由中国农垦总公司和江苏农垦集团共同投资建立的中赞友谊农场备受关注。多年来,中赞友谊农场坚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现已成为中国在赞比亚进行农业合作投资的示范性企业。
越来越多的人造访这家建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西部约20公里的农场,有参观考察的政府官员、企业代表,有采访报道的新闻记者,其中也不乏观光客,据说在旅行社的赞比亚旅游线路上,中赞友谊农场被列为游览“景点”之一。
10月初,记者随中国新闻代表团访问了中赞友谊农场。在看来稍嫌简陋的办公室里,宋国强场长以木瓜招待我们,“尝尝看,这是我们农场自己种的,你们在国内恐怕吃不到味道这么鲜嫩纯正的木瓜。”果然,木瓜入口水嫩润滑,“多吃点。这里没有污染,气候也很适合木瓜生长。”听他说话的口气,透着一股发自内心的自豪。
三年前,农场老场长退休了,在全国招聘场长,宋国强抱着“增长见识、丰富阅历”的想法试一试,结果被选中,他离开了黑龙江国营农场管理局(原黑龙江农垦总局853农场),来到了赞比亚。
赞比亚的气候条件,远非宋国强和许多国人想象的那么炎热。它属热带草原气候,温和凉爽。全年分干凉季(5—8月)、干热季(9—10月)和温湿季(11—4月),年常温在20—30度。10月份正是赞比亚的干热季,避开烈日,躲在树荫下,感觉挺凉快,“这里的气候还不错,中国的南方人和北方人都能适应。”宋国强说,赞比亚农耕分两个季节,即旱季和雨季。旱季主要种小麦,依靠人工浇灌;雨季主要种玉米、大豆,靠自然浇灌。
日照充足,自然灾害少,地广人稀,土地成本低(如果租用土地,使用权是100年),可以说是赞比亚吸引外国农业投资的有利条件。据有关统计显示,赞比亚全国有4000多万公顷可耕地,然而已耕种的土地不足一成,除丰年外,所产粮食基本无法满足全国的年需求量。因此,中赞农业合作作为两国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得到双方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中赞友谊农场投资31万多美元,占地约670公顷,以旱、雨季种植业为主,兼顾养殖业,并种有20公顷蔬菜。宋国强说,在正常年景,农场每公顷产粮6吨,今年缺雨,粮食歉收,一公顷产粮4吨,“在赞比亚办农场,有水就有收入。”据统计,赞比亚的地表水资源占南部非洲的25%。农场在好年景每年可获利约40多万美元,遇到不景气的年月也可获利16万—18万美元。农场的中方管理人员不到10人,正式工和临时工都雇用当地人,在最忙的时候农场工人达到100多人。赞比亚的失业率较高,当地人都希望能得到一份较为固定的工作,而散布在赞比亚的大大小小的中资农场,则为当地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
宋国强认为,赞比亚的灌溉系统并不落后,投资农业是有效益的。他接手友谊农场后,给农场买了两个圆形喷灌系统,每个喷灌系统覆盖100公顷土地,一个圆形喷灌可使用20—30年。宋国强给我们算了一笔账,除去设备和土地的投入,100公顷土地每季可获利10万美元。另外,在赞比亚从事农业开发的投入产出比,约为20%到30%,比一些发达国家要高得多。中赞友谊农场每年生产的农作物,一小部分被赞比亚政府采购,大部分卖给了当地的加工企业,为解决当地粮食短缺出了一份力。宋国强说,中国在赞比亚有十几家大型农场,规模较小的私人农场就更多了,赞比亚首都卢萨卡近一半的鸡蛋,是由中垦农场提供的。除了传统农业,中国的高科技农业技术在非洲也很有市场。自上世纪60年代起,中国帮助非洲一些国家建立了农业试验站、技术推广站和农场,中国专家和技术人员教会了当地人如何种地,深受非洲国家的欢迎。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赞友谊农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三年多的磨砺也使宋国强不断思考农场的未来。他认为,在赞比亚现有的各种农场中,中赞友谊农场的规模不算大,投资不算多,档次不算高,管理也不是最规范的,因而适当加大投入,鼓励个人参股农场的积极性,对于农场的未来发展十分必要,也有利于扩大和推动中赞农业合作进一步向前发展。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07-11-08/3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