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及时收获,科学贮藏分级销售。鲜食用品种可根据市场行情,结合分期移栽分批上市,加工用甘薯可根据加工需求和品种品质最佳期确定收获时间段,种薯贮藏须控制在霜前完成收获。注意规范甘薯收获期、贮藏期农药使用,尽量选择生物制剂,保障食品安全。根据条件因地制宜选择适宜贮藏方式。鲜薯提倡分级贮藏,种薯提倡38℃左右快速愈合后贮藏。贮藏库保持环境温度9—13℃、湿度85%左右、适当空气流动。切忌雨天、霜冻后入库贮藏。鲜薯可视市场行情随时出库销售。贮藏后期注意通气,防“焖窖”。
三、西南薯区
主要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以及云南北部等地。甘薯用途除食品加工、鲜食和淀粉加工外,还有部分作为饲料用。
(一)选用良种,培育健康种苗。针对育苗期间低温、寒潮反复频繁、多雨寡照的气候特点,提早做好苗床及相关农资准备。根据产品利用方向、营销方式等因素,选用通过国家登记的优质专用甘薯品种。种薯选用表皮光滑、无病斑、中等大小脱毒薯块,采用温室大棚、电热温床、冷床地膜拱膜等方式及早培育健壮种苗。苗期加强病毒病控制,对黄化皱缩、严重卷叶等异常苗要及时整株拔除销毁,防止甘薯SPVD和卷叶病毒病蔓延,同时,拔出杂株种苗。以高剪苗方式采苗,减少薯苗带病等风险。种薯种苗调运须对蚁象、茎线虫病等检疫性病虫害严格检疫,未经检疫的种薯种苗不可调运。严格控制从北方SPVD高发区和南方蚁象发生区远距离调运种薯和大田蔓头苗。
(二)轮作倒茬,调优种植制度。本区耕作制度丰富,鼓励甘薯与特色作物轮作和套种。可与收获季节在2—5月的小麦、油菜、豆类、马铃薯、芥瘤菜、蔬菜等作物轮作,与鲜食豆类、玉米、榨菜等作物间套作。收获季节较早的前茬地块优先种植鲜食用和高淀粉专用品种。注意前茬作物除草剂使用情况,如玉米专用除草剂烟嘧·莠去津、花生专用除草剂甲咪唑烟酸均会对甘薯产生药害。前茬收获后,及时抓住有利天气整地起垄,以利早栽。平坝地区推行大垄双行栽培,垄距100厘米左右,垄高25—30厘米;丘陵山地推行小垄单行种植,垄距70—80厘米,垄高25—30厘米。净作条件下,鲜食用品种亩种植密度3500株左右,食品加工类品种和高淀粉加工类品种亩种植密度3000株左右。与玉米、大豆、绿豆、烤烟、桑树、幼果林等套种,密度可相应调减至每亩2500—3000株。
(三)科学施肥,优化群体结构。坚持测土配方施肥,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适度增施钾肥。净作时按照控氮、稳磷、增钾的施肥原则,每公斤土壤速效氮低于20—30毫克时亩施纯氮5—20公斤作底肥,高于80毫克时可不施氮肥。前茬作物为小麦、豆类、蔬菜等时可不施用氮肥。每公斤土壤速效磷低于20毫克时亩施五氧化二磷5公斤作底肥,高于50毫克时可不施磷肥。每公斤土壤速效钾低于30毫克时亩施氧化钾20公斤,30—100毫克时亩施氧化钾10—20公斤,超过150毫克时可不施钾肥。鲜销类甘薯为提高商品薯率,提倡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栽后15天左右在连晴天时段结合除草进行中耕松土透气。7月下旬至9月上旬以建立合理群体结构为重点,必要时可根据地上部茎叶长势进行化学控旺或打蔓控旺;中后期以促进薯块膨大为重点,可根据实际情况亩增施磷酸二氢钾100克。瘠薄高地注意抗旱,低洼易涝地块注意排水,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3/2021-04-29/310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