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整地施肥。选择轮作倒茬地块,前茬作物未使用过咪唑乙烟酸、氟磺胺草醚、氯嘧磺隆、甲磺隆、异噁草松等除草剂的地块。选择至少三年未种植马铃薯和茄科作物的地块。播前进行深耕整地,耕翻深度要达到30-35厘米,翻地深浅要一致,无漏翻,耕后旋耕耙平。推广普及3-5年轮作制度,增施有机肥,以翻地时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1500-2000公斤为宜;适当应用微生物菌肥改善土壤环境,防控土传病害。
3.种薯切块和药剂拌种处理。播种前7-15天种薯出库,先放在室温15-20℃催芽,剔除病、烂和畸形薯。在种薯切块过程中,用75%酒精或3%来苏水或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不断浸泡切刀5-10 分钟进行消毒,采用多把切刀轮换使用。将种薯切成30-40克大小的薯块,且每块上至少带1-2个芽眼,切块大小应均匀一致。种薯切块后用2.5%咯菌腈悬浮剂或3.5%精甲霜灵·咯菌腈悬浮剂或22.4%氟唑菌苯胺悬浮种衣剂拌种或包衣。拌种后晾干装网袋小垛摆放,保持良好的通风,促使伤口愈合,1-2天后播种。
4.播种。当10厘米耕层地温稳定在10℃左右时播种。采用开沟、播种、铺带、喷药、覆膜一体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施种肥、播种、沟喷药、铺滴灌带、覆膜等作业。播种深度8-10厘米。土传病害严重的地块可施用25%嘧菌酯80-100毫升+70%噻虫嗪20克兑水50公斤喷施在播种沟内,然后覆土。株行距可根据播种机型号灵活掌握,一般种薯生产田播种密度为4000-4500株/亩。
5.田间管理。一是肥水管理与除草剂使用。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改撒施为沟施和随水追施,合理配施中、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营养类肥料。旱作雨养地块覆膜保墒种植。有灌溉条件的地块采用滴管或膜下滴灌技术,水分管理的原则是适量、勤浇,收获前10-15天停止灌水。杂草严重的地块,播种后可地表喷施低毒、低残留的除草剂进行封闭除草。杂草少的地块,可适期中耕除草培土。二是生长期喷药防控早晚疫病。根据降雨情况和温湿度,定期查看田间发病情况,结合预警系统及时防控早、晚疫病。防治应以专业化统防统治为主,喷药后4小时遇雨应及时补喷。要注意轮换用药,延缓抗药性产生,提倡加入助剂提高药效。较典型的施药方案有: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亩用量为100-120克;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亩用量40毫升;25%嘧菌酯悬浮剂+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亩用量分别为40毫升和90毫升;25%氟吗·唑菌酯亩用量90毫升; 10%氟噻唑吡乙酮悬浮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亩用量分别为15毫升和165克。早疫病严重的地块,可增加使用丙环唑或嘧菌酯或啶酰菌胺或烯酰·吡唑酯或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等药剂防治2-3次。
6.收获贮藏。同东北一季作区。
(三)西北一季作区
1.选用优良品种的脱毒种薯。根据生态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抗旱、抗病及熟期适宜的马铃薯晚熟品种,根据市场需求搭配早熟品种。有灌溉条件的宜选择早熟品种或抗病、商品性好、高产、耐贮运的晚熟品种;旱地种植宜选择抗旱、抗病、商品性好的品种。种薯应选择符合 GB18133-2012标准的优质脱毒一、二级种,每亩用种量125-170公斤。
2.整地施肥。选择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疏松、通透性好的土壤,合理轮作,忌连作。前茬以禾本科、豆科作物为宜。建议测土配方施肥,以农家肥为主,氮、磷、钾等化学肥料配合施肥的原则。结合秋季最后一次耕作施入农家肥,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料在春季作为种肥施入。
3.适期播种。4月中旬至5月中旬因地制宜机械化播种。小于50克的小薯整薯播种,50克以上的切块播种,每个切块带1-2个芽,切块大小35-50克。切块后拌种处理,避免太阳直射,促使伤口愈合。每切完一个种薯,刀具需要消毒处理,防止病菌感染。因地制宜控制播种密度,一般在2500-4500株/亩。旱地可采取地膜垄作双行、大垄双行和全膜双垄等覆盖栽培,水地建议采取膜下滴灌、双膜栽培等。播种季节易干旱,应注意保墒。
4.田间管理。一是除草。根据生产实际,确定除草方案。如杂草多,可在马铃薯播种后使用适宜除草剂,如杂草少,可在中耕培土时人工除草。二是中耕培土。以2次为宜,第一次在苗高5-10厘米时进行,培土3-4厘米,第二次在现蕾前进行,培土要宽厚,6厘米以上为宜。三是水肥管理。在苗期、现蕾期和开花期追施尿素和硫酸钾,具体追施数量以各地生产实际为准;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建议至少在花期灌水1次,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全生育期灌水可在6-10次,提倡滴灌种植。四是病虫害防控。以化学防治为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辅,推广绿色防控措施,重点针对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蚜虫和二十八星瓢虫等。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蚜虫等虫害可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4.5%高效氯氰菊脂乳油、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防治;近年来,夏季雨水增加,晚疫病加重,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等病害可选用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5%嘧菌酯悬浮剂、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等药剂交替使用防治。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3/2020-04-24/291005.html